分析 1、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①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②配种或人工授精;③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或胚囊胚阶段);④对胚胎进行移植;⑤移植后的检查.
2、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
①动物发情排卵后,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这就为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
②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游离状态.这就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
③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④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影响.
3、动物细胞培养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
(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
(3)温度和PH:36.5℃±0.5℃;适宜的pH:7.2~7.4.
(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
解答 解:(1)体外受精时,卵母细胞需在体外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2)从供体羊中取上皮细胞,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然后进行分散培养.整个过程必须保证细胞处于的环境中,所需营养物质要与体内基本相同.进行细胞培养时,通常采用培养皿或者松盖培养瓶,将其置于含95%的空气和5%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3)通过显微操作法吸出卵母细胞中的细胞核,微型吸管除了将细胞核吸除外,往往还会将第一极体一并吸出.
(4)去核的卵母细胞与供体细胞可以通过电刺激融合,供体核进入受体卵母细胞,构建成重组胚胎,融合后的重组胚胎,需要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激活,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5)因为10代以内的细胞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
(6)将重组胚胎发育到一定阶段,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最后形成克隆羊.移入的胚胎能够存活,是因为代孕子宫并不会对其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同时能够在子宫内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
(7)欲培养高产奶山羊这一优良品种,对移植前的胚胎进行性别鉴定时,宜取囊胚期的滋养层细胞进行鉴定,一般采用SRY-PCR方法,选择出现阴性反应的雌性胚胎进行移植.
故答案为:
(1)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2)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无菌无毒 95%的空气和5%CO2
(3)显微操作 第一极体
(4)电刺激
(5)10代以内的细胞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
(6)生理状态 免疫排斥反应 生理和组织
(7)滋养层 阴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条件;识记体外受精的过程;识记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掌握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含有一个基因 | |
B. | 都能进行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 | |
C. | 三者都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 |
D. | 在生物的传宗接代中,基因的行为决定着染色体的行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卵子的发生是在雌性动物的卵巢内完成的 | |
B. | 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在雌性动物排卵前完成的 | |
C. | 雌性在胎儿时期卵巢内已分化出很多的卵原细胞 | |
D. | 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中完成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采集的精子和卵子一般不必经过培养就可以受精 | |
B. | 胚胎早期培养的培养液一般不需要添加维生素 | |
C. | 胚胎干细胞分化成卵母细胞不能说明其具有全能性 | |
D. | 胚胎移植时胚胎的遗传特性会因受体而改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 500个和10 000个 | B. | 5 000个和15 000个 | ||
C. | 5 000个和20 000个 | D. | 10 000个和30 000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图中单位为KJ/(m2·a)),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所示,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光能为_______ KJ/(m2·a),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有机物输入”流入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为__________ KJ/(m2·a)(注:图中“有机物输入”流入“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为2,“肉食性动物”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0.05)。
(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为________;图2中,在________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3)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