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
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
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
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克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可获得单倍体
B.通过平衡植物激素种类可实现器官发生
C.可利用细胞培养生产人参皂苷等中药成分
D.对植物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培育和筛选可获得新品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届甘肃兰州第一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发现HIV通过细胞表面的CD4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如图乙),也会被HIV识别入侵。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完成复制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
(1)病毒入侵人体后,主要由免疫系统将其清除。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__等组成。
(2)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以及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3)T淋巴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方式有 、 。
(4)人类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细胞陷阱”的原因是 。
(5)灭活的或减毒的病毒可以制成疫苗。但研制HIV疫苗困难很大,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届甘肃兰州第一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是人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部分物质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成分 (相对含量) | Na+ | K+ | Cl— | HCO3— | 蛋白质 |
① | 142.00 | 5.00 | 103.00 | 27.00 | 16.00 |
② | 147.00 | 4.00 | 114.00 | 30.00 | 1.00 |
③ | 10.00 | 143.00 | 25.00 | 11.00 | 47.00 |
A.①是血浆,其蛋白质含量减少会导致组织水肿
B.②与③的成分差异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C.③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可判断是细胞内液
D.①②的pH能够保持稳定是因为HCO3—含量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届甘肃兰州第一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调查某校学生中关于某种性状的各种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该校学生中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6%、8% B.92%、8%
C.78%、92% D.8%、9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江西九江第一中学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下表)。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 细胞质基质 A B | 线粒体 C D | 酵母菌 E F |
葡萄糖 | - + | - + | + + |
丙酮酸 | + - | + - | - - |
氧 气 | + - | + - | + - |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1)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______,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______,根据试管___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均填试管编号)
(2)有氧呼吸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表明DNP使分布在______的酶无法合成ATP。若将DNP加入试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江西九江第一中学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分别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则后代中( )
A.表现型4种,比例为9∶3∶3∶1,基因型9种
B.表现型2种,比例为3∶1,基因型3种
C.表现型4种,比例为3∶1∶3∶1,基因型6种
D.表现型2种,比例为1∶1,基因型3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 | C.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