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在玉米中,控制某种除草剂抗性(简称抗性,T)与除草剂敏感(简称非抗,t)、非糯性(G)与糯(g)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人以纯合的非抗非糯性玉米(甲)为材料,经过EMS诱变处理获得抗性非糯性个体(乙);甲的花粉经EMS诱变处理并培养,获得可育的非抗糯性个体(丙).请回答:
(1)获得丙的过程中,运用了诱变育种和单倍体 育种技术.
(2)若要培育抗性糯性的新品种,采用乙与丙杂交,F1只出现抗性非糯性和非抗非糯性的个体;从F1中选择表现型为抗性非糯性的个体自交,F2中有抗性糯性个体,其比例是$\frac{3}{16}$.
(3)采用自交法鉴定F2中抗性糯性个体是否为纯合子.若自交后代中没有表现型为非抗糯性 的个体,则被鉴定个体为纯合子;反之则为杂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杂合子的鉴定过程.

分析 分析题文:甲植株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ttGG(非抗非糯性),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不可能两个t基因同时突变为T基因,因此突变后的乙的基因型为TtGG;甲的花粉为tG,因此可以通过诱变形成tg,再通过单倍体育种获得可育的丙植株的基因型为ttgg.据此答题.

解答 解:(1)在培育丙的过程中,采用了EMS诱变处理,因此用到诱变育种技术;从花粉到可育丙植株的过程中用到了花粉离体培养、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即采用了单倍体育种技术.
(2)由以上分析可知,丙的基因型为ttgg,乙的基因型为T_GG,而乙与丙杂交产生的F1只出现抗性非糯性和非抗非糯性的个体,则乙的基因型为TtGG.要培育抗性糯性品种(T_gg),需要从F1中选择抗性非糯性个体(TtGg)进行自交,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其自交后代中抗性糯性个体(T_gg)占的比例为:$\frac{3}{4}×\frac{1}{4}=\frac{3}{16}$.
(3)F2中抗性糯性个体的基因为Ttgg或TTgg,其中Ttgg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出现非抗糯性,因此自交后代中没有非抗糯性时,则为纯合子.遗传图解如下:

故答案为:
(1)单倍体 
(2)抗性非糯性 $\frac{3}{16}$ 
(3)非抗糯性

点评 本题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及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意在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北省枣阳市高三8月第一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B.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陕西省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一高等动物体内四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丙图表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

B.如果这四种细胞在同一器官中出现,则该器官是精巢,乙图是次级精母细胞

C.在甲图中若1号染色体上有A基因,在正常情况下,5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应为A

D.图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乙、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现有两种玉米品种,一个纯种玉米性状是高产(A),非糯性(B);另一个一个纯种玉米性状是低产(a),糯性(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为了响应市场需求,育种专家提出了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高产糯性玉米新品种.问:

(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甲(单倍体育种),该育种方法依据的变异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2)(一)过程中,A和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二)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花药(花粉)离体培养;产生的单倍体幼苗特点为植株弱小且高度不育.
(4)(三)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秋水仙素.该药剂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5)(四)过程产生的高产糯性玉米植株中纯合体占$\frac{1}{3}$.如将(四)过程获得的高产糯性玉米植株自交,得到的后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3: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表示家系中某遗传病的发病情况,选项是对发病基因的测定,已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则Ⅱ-4的有关基因组成应是选项中的(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西瓜消暑解渴,深受百姓喜爱,其中果皮深绿(G)对浅绿(g)为显性,大子(B)对小子(b)为显性,红瓤(R)对黄瓤(r)为显性,三对基因位于三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已知西瓜的染色体数目2n=22,请根据下列几种育种方法的流程图回答有关问题.
注:甲为深绿皮黄瓤小子,乙为浅绿皮红瓤大子,且甲、乙都能稳定遗传.
(1)②过程常用的试剂2作用和目的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通过③过程得到无子西瓜B与通过①过程获得无子西瓜A,从产生变异的来源来看,其区别是通过③过程得到的无籽西瓜B属于可遗传变异,通过过程①获得无籽细胞A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2)通过⑧过程获得的单倍体植株中拥有的染色体数是33.
(3)若将四倍体西瓜(gggg)和二倍体西瓜(GG)间行种植,结果发现四倍体西瓜植株上所结的种子,播种后发育成的植株中既有四倍体又有三倍体.那么,能否从这些植株所结西瓜的果皮颜色直接判断出这些植株是四倍体还是三倍体呢?请作简要说明.若四倍体西瓜(gggg)自交,则子代为gggg四倍体,果皮浅绿色;若四倍体西瓜作母本,二倍体西瓜(GG)作父本,则子代为Ggg三倍体,果皮深绿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陕西省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能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杂种优势泛指杂种品种即F1(杂合子)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优越于其亲本品种(纯系)的现象.现阶段,我国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玉米品种,均为杂合子.请回答:
(1)玉米是单性花,雌雄同株的作物.在杂交过程中,玉米相对于豌豆可以简化环节,在开花前直接给雌、雄花序去雄、套袋处理即可.
(2)在农业生产时,玉米杂交种(F1)的杂种优势明显,但是F2会出现杂种优势衰退现象.这可能是F1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分离,使F2出现一定比例纯合子所致.
(3)玉米的大粒杂种优势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1A2)控制,现将若干大粒玉米杂交种平分为甲、乙两组,相同条件下隔离种植,甲组自然状态授粉,乙组人工控制自交授粉.若所有的种子均正常发育,第3年种植时甲组和乙组杂种优势衰退率(小粒所占比例)分别为$\frac{1}{2}$、$\frac{3}{4}$.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授粉方式对杂种优势衰退率的影响.
(4)玉米的大穗杂种优势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B1B2C1C2)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都纯合时表现为衰退的小穗性状.若大穗杂交种(B1B2C1C2)自交,F2出现衰退的小穗性状的概率为$\frac{1}{2}$,则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不发生交叉互换.
(5)如果玉米的某杂种优势性状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每对等位基因都独立遗传.若某杂种优势品种n对基因都杂合,其后代n对基因都纯合时才表现衰退,该品种自然状态授粉留种,第二年种植时(F2)表现衰退的概率为$\frac{1}{{2}^{n}}$,由此推断F2杂种优势衰退速率与杂合等位基因对数的关系是杂种优势性状F1基因型的杂合等位基因对数越多,F2中衰退率越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农田弃耕后,很快就会长满一年生的杂草.现有一已演替至灌木阶段的农田,在外界条件基本不变且无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将来有可能演替至森林阶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图中曲线B、C表示该群落中植物种类数或个体数的变化,则曲线B表示植物个体数的变化,曲线A表示该群落所含有机物量(或生物量)的变化.
(2)该农田在演替至森林阶段的过程中,草本植物阶段最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而使优势种发生变化;如果该农田在灌木阶段遭遇一场火灾,烧掉了灌木下的草本植物,但对灌木影响不大,则演替进程基本不变(填“加快”或“基本不变”);但是,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