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如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4为高尔基体B.图中c为叶绿体外膜
C.图中3为内质网D.图中5为液泡,6为溶酶体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1能产生氧气,为叶绿体;2能产生大量能量,为线粒体;3能合成性激素(脂质),为内质网;4与动物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为高尔基体;5含有糖类、色素等,为液泡;6含有多种水解酶,为溶酶体.

解答 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4为高尔基体,A正确;
B、图中c能产生大量能量,为线粒体内膜,B错误;
C、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3为内质网膜,C正确;
D、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5为液泡,6为溶酶体,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结合概念图,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种绿藻(W、X、Y和Z)在不同水深的分布情况.请分析回答:
(1)这四种绿藻和无机环境不能(“能”或“不能”)构成池塘生态系统,因为池塘生态系统还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
(2)四种绿藻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群落具有垂直结构,这种结构的显著优势是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3)图中最适应弱光环境的绿藻是Z,X和Y之间的关系最可能是竞争.
(4)该池塘由于富营养化出现水华,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栗斑腹鹀是一种世界性濒危鸟类,多栖息于有矮树的山坡草地等中,主食植物种子,夏季也吃小型昆虫.某地区由于修建车道、开垦耕地、火烧等原因导致栗斑腹鹀种群生境破碎化(如图).为研究生境破碎化后斑块面积及周边环境对栗斑腹鹀种群密度的影响,科研人员调查了该地区食物资源相似的4个斑块,结果如表.分析回答
斑块1斑块2斑块3斑块4
面积/Km20.381.20.21.25
栗斑腹鹀106233
(1)栗斑腹鹀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成分),其采食同化的碳元素,除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外,还可流向下一营养级、分解者.
(2)请根据表中数据,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画出各斑块中栗斑腹鹀种群密度柱状图.
(3)生境破碎化后4个斑块中的栗斑腹鹀种群是否存在地理隔离?理由是不存在,栗斑腹鹀可以在4个斑块间飞行,进行基因交流.
(4)根据本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斑块面积大小对种群密度无显著影响,周边环境对种群密度影响显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某火山于1980年爆发,爆发后形成一种恶劣的地貌:可用无机盐少、干旱、经常地表移动形成各种小地形.研究人员从1981年到1998年持续监测了该处植物种类数和植物盖度(植物地上部分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处植物的分布以集群分布为主
B.1982年以后只有少数几种植物迁入
C.当该处植物达到20余种时,表示此处已经达到顶极群落
D.1984年到1988年间,群落的初级生产量在逐渐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遗传信息库B.细胞遗传和代谢的中心
C.核膜是双层膜D.核孔只允许部分物质进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的某种植物光合速率(以O2释放量为测定指标)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

(1)图中bc段限制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温度.若其它条件不变,对叶绿素而言,有效辐射的光主要是红光和蓝紫光.
(2)在图中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先减少后增加.经测定,晴天遮光条件下该植物的CO2平均释放速率为0.8?mol/(m2•s ),则a点时该植物O2产生速率约为1.8 ?mol/(m2•s ).
(3)在实验过程中,给该植物浇灌Hl82O,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O).分析其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Hl82O先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二氧化碳(Cl8O2),二氧化碳(Cl8O2)再参与暗反应(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CH218O).
(4)叶绿素分子中的Mg2+可被Cu2+置换,实验中用含Cu2+的试剂处理叶片,形成的铜代叶绿素能长时间保持叶片标本的绿色,其原因可能是铜代叶绿素比叶绿素(化学性质)更稳定.
(5)经测定,该植物细胞内DNA、RNA和蛋白质的物质含量比值为10:31:119,经植物生长调节剂Ttgx-15处理细胞后,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变为10:46:220.据此分析,Ttgx-15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Ttgx-15)对细胞内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或答“基因的表达”)有促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马铃薯易于取材,可用于生物学实验,请回答:
(1)马铃薯中含有大量储存能量的淀粉,其发芽过程中淀粉酶的含量(活性)增高,促使淀粉分解;将其制成匀浆使其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沉淀.
(2)将马铃薯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马铃薯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马铃薯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请回答:
①a~f六组中渗透失水的是哪几组?d、e和f,此时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其中水分子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
②使马铃薯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这样可初步估算出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若进一步探究细胞液浓度,实验思路是缩小蔗糖溶液的浓度梯度,观察浸泡前后细条长度不变的具体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关于基因、DNA和遗传信息三者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DNA分子是一个基因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每个基因都有特定的遗传效应D.DNA分子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等同于机体的衰老
B.老年人头发变白是由于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引起的
C.细胞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
D.衰老细胞和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