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管腔中氨基酸→上皮细胞 | 管腔中Na+→上皮细胞 | 上皮细胞中氨基酸→组织液 |
A | 主动运输 | 被动运输 | 主动运输 |
B | 被动运输 | 被动运输 | 被动运输 |
C | 被动运输 | 主动运输 | 被动运输 |
D | 主动运输 | 被动运输 | 被动运输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不同植物的三个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分别置于同一蔗糖溶液中,形态不再变化后的细胞图像如图所示。则有关各细胞液浓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实验前B<A<C ②实验前B>A>C
③实验后B≥A=C ④实验后B>A>C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北仙桃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芽的小麦谷粒中含有丰富的麦芽糖,其水解的产物只有一种单糖
B.在HIV中由A、G、U、C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7种
C.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催化的反应物是RNA
D.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键的空间结构的差异决定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两棵同种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植物,分别置于透明的玻璃罩内,如图甲、乙所示,在相同自然条件下,测得一昼夜中植物氧气释放速率分别如图丙、丁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和cd段,曲线下降的原因相同
B.一昼夜中,装置乙中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比甲多
C.e点时,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基本停止
D.装置甲的植物叶绿体中,在14点时三碳化合物含量比10点时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下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
B.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
C.色素Ⅲ、Ⅳ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
D.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连续画3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各种生物大分子合成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膜蛋白
B.肌细胞在细胞核中合成mRNA
C.T2噬菌体在细菌细胞核内合成DNA
D.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外膜上合成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上期中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纳米银由于抗菌性能良好而被广泛应用于食物容器、个人护理品等中,但其释放到水环境中的风险也引起研究者的重视,用溶氧法探究不同浓度纳米银对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结果如下图。
①材料用具: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培养液,小球藻若干,密闭锥形瓶若干,溶氧测定仪,蒸馏水等。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小球藻平均分为A、B两组,A、B组又各分为______个小组并编号,分别放入密闭锥形瓶中培养。
第二步:A、B组中的实验组都分别加_________,对照组加等量蒸馏水。
第三步:A组全部放在4000LX光照条件下培养,B组全部放在_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温度等其他条件___________。培养10分钟后,检测各个锥形瓶中__________的变化。
③实验结果:如图乙,其中系列1表示水体中的初始溶氧量,则系列_____表示A组实验数据。若不加纳米银,小球藻的光合作用强度约为每分钟产生__________溶解氧。
④实验结论:纳米银能抑制___________,且对___________的抑制更为显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上期中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细胞周期中某细胞示意图,此时发生在有丝分裂的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质而发挥作用
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
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