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内环境稳态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2、①据图分析,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可以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外促进细胞内合成蛋白质、脂肪和糖原进而降低血糖浓度.
②抗体1与胰岛B细胞细胞膜葡萄糖受体结合,导致葡萄糖无法与之结合,胰岛B细胞不能接受相关信息合成胰岛素;抗体2可以与胰岛素争夺组织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使部分胰岛素不能正常与胰岛素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
解答 解:(1)葡萄糖感受器接受高浓度葡萄糖刺激时,其膜外电位变为负电位(由正变负),除图示途径外,胰岛素还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有效降低血糖浓度.
(2)抗体由浆细胞产生的.抗体1致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抗体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而抗体2可以与胰岛素争夺组织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使部分胰岛素不能正常与胰岛素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这种糖尿病的病人体内胰岛素的含量可能正常,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产生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3)抗体1致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抗体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故答案为:
(1)负电位(由正变负) 肝糖原
(2)浆细胞(效应B细胞) 自身免疫病
(3)抗体1 这种抗体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神经调节、血糖调节、免疫调节、下丘脑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襄阳市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某个哺乳动物体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①中有2个四分体
B.细胞④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C.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有4个
D.若用某种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则细胞⑤着丝点不会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在Ⅰ时期,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将会更有利于蜘蛛数量的增长 | |
B. | 在Ⅱ时期,害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天敌不足 | |
C. | 在Ⅲ时期,两个种群之间仍然存在相互作用 | |
D. | 害虫和蜘蛛的数量最终都不会减少为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刺激图中1、2、3、4四处,均能引起肌肉收缩 | |
B. | 刺激3处时,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 | |
C. | 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 |
D. |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喷施硼肥 | B. | 追施氮肥 | ||
C. | 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 D. | 以上方法均不奏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④⑤⑥ | B. | ②③④⑤⑥ | C. | ①②③④⑥ | D. | ①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材料 |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 •m-2•s-1) | 胞间CO2 (μmolCO2 •m-2•s-1) | 呼吸速率 (μmolCO2 •m-2•s-1) |
突变体 | 5.66 | 239.07 | 3.60 |
野生型 | 8.13 | 210.86 | 4.0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过程需要RNA聚合酶 | |
B. | 过程③可以合成出子代HIV的RNA | |
C. | 过程④中遗传信息由mRNA先流向tRNA,再流向蛋白质 | |
D. | 过程①在病毒内进行,过程②③④在人体内进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