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科学家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能研制出“瘦素穿肠蛋白”来治疗肥胖,通过口服能进入人体血液,可以减轻肥胖症患者通过肌肉注射的痛苦,你推测这种药品穿过小肠上皮细胞最可能的方式为
A. 渗透作用 B. 主动运输 C. 被动运输 D. 胞吞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走路时右脚踩在钉子上,马上引起右腿的收缩以避开损伤性刺激的继续作用,而左腿迅速伸直以支持身体,使身体不会跌倒。下图表示这一复杂反射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参与这一活动的神经元至少有__________个。
(2)当反射活动进行时,神经纤维细胞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_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3)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过程中信号转换模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图分析可知,同一神经元在一次反射活动中产生的神经递质__________(填“只有一种”或“可以有多种”)。
(5)右腿的弯曲和左腿的伸展发生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填“先右腿”、“先左腿”或“同时”),据图说明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明到医院体检时,当釆血针刺向手指时,能忍住痛不缩手,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细胞内外的 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耗能来维持的
D.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B. 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C. t3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t4时乙的种群密度最大
D. 若乙种群为某种害虫,则在t4时防治效果最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表示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图中A链由21个氨基酸组成,B链由19个氨基酸组成,图中“—S—S—”是在蛋白质加工过程中由两个“—SH”脱下2个H形成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该蛋白质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不同
B. 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两个羧基
C. 图中“—S—S—”代表的化学键也是肽键
D. 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分子质量减少了68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于是想将它移到视野中央观察,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换用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____________移动。
(2)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下图。
视野最暗的图像是__________(填序号),视野太暗则应换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下图1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细胞时的视野,下图2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为________(放大倍数)。
(4)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物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该种局部麻醉药物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会发生如图所示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的兴奋
B. 辣椒素能使相关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增大其对该麻醉药物的透性
C. 该麻醉药物作用机理与-氨基丁酸相同,均使神经细胞膜维持静息电位
D. 该麻醉药阻碍Na+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使神经细胞不产生动作电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当人体皮肤创伤,病毒侵入人体后引起的免疫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为特异性免疫过程的_________免疫。
(2)部分病毒进入组织细胞,该组织细胞被称为_________细胞,②吞噬细胞识别、吞噬、处理被感染细胞或病毒,将_________呈递给③_________细胞,该细胞释放淋巴因子(细胞因子)。
(3)细胞毒性T细胞与被感染细胞结合后被致敏,在细胞因子的协助下,分裂、分化成⑤_________细胞和⑥_________细胞。后者与被感染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如果抗原或病原体被释放出来,还需要_________细胞分泌的_________消灭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