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内蒙古高三上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为研究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去叶对单株和群体产量的影响,研究者选取开花后3天的植株进行处理,从顶部去除不同数量叶片, 每隔13天测定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代表单株产量),同时在一定面积的样方中测定群体光合速率(代表群体产量)。结果如图。(备注:穗位叶位于植株中下部,其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玉米籽粒中有机物的积累量。)
(1)叶绿素分布于组成叶绿体基粒的__________薄膜上,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H]将直接参与暗反应阶段中__________过程,进而形成有机物。
(2)由图1可知,去叶13天测定时,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随着__________而增大。本实验中, 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空白对照组的处理为__________。
(3)由图2可知,随顶部去除叶片数量增加,__________的光合速率持续增加,原因可能是穗位叶获得的光照和CO2更充足。
(4)为确认穗位叶的光合产物是否向遮光叶片运输而导致减产,可进一步设计实验:对玉米植株顶部2片叶遮光处理;用透明袋包住穗位叶,不影响其正常生长。实验时向包住穗位叶的透明袋中通入__________,其他生长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检测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青海省高二11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置于神经细胞B 和神经细胞D膜外的微型电流计F的两个微型电极,请据图回答问题。
(1)a处受刺激后,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为零电位,则细胞膜内表面的电位是 (填“正”“负”或“零”)电位。
(2)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 (填“能”或“不能”)产生反应,它 (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3)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递的结构是 。其种类有 、 构成。
(4)如果在电极a处给予一适当的刺激,此时a.b之间会产生电流,其方向是 ;在细胞A处给予一适当的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青海省高二11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一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b点,bc段膜外电流方向为b→c
B.刺激b点,c、d同时兴奋
C.刺激b点,a、c均会兴奋
D.刺激b点,必定会引起B神经元的兴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青海省高二11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揭阳一中高一上阶段考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在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的实验中,需要使用 对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染色后其线粒体呈现 ,细胞质接近 色。
(2)在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是要选用的细胞是 ,原因是 。
(3)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需要使用 对细胞进行染色。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同时使 ,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4)某同学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产生了一些疑问,他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了探究。下表是他的探究实验的部分操作。
试管号 | 第1次加入物 | 第2次加入物 | 第3次加入物 |
1号 | 2mL苹果汁 | 1mL0.1g/mL的NaOH溶液 | A |
2号 | 2mL苹果汁 | 1mL0.05g/mL的CuSO4溶液 | B |
3号 | 2mL苹果汁 | C | |
①该同学试图研究 对鉴定还原糖的影响。
②1、2、3号试管中应加入的物质是A ;B ;C 。
③要使上述试管中的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还必须做 处理。
④若将苹果汁换成蔗糖溶液并按正确操作做上述探究实验,结果是溶液颜色呈现 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揭阳一中高一上阶段考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选项没有细胞核的一组细胞是
A.骨骼肌细胞和根毛细胞
B.根毛细胞和叶肉细胞
C.蓝藻和成熟的筛管细胞
D.大肠杆菌和蛙的成熟红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揭阳一中高一上阶段考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分子伴侣”在细胞中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结合,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但其本身不参与最终产物(蛋白质)的形成。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分子伴侣”主要存在于
A.核糖体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溶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成都石室中学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将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放入8﹪的盐酸溶液中水解的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细胞中的DNA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B. 使细胞中物质全部水解
C. 利用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D. 调节染色剂的pH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