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为研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制备不同洗衣粉含量的洗涤液。②按下表设置试验组。③每只烧杯加入等量的洗涤液、相同的污染布料,并设置相同且适宜的浓度。④以污染布料洗净所用的时间为实验结果。下列实验结果预测及其分析,不正确的是 ( )
![]()
![]()
| 4.0 | 5.0 | 6.0 | …… | ||||||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 | | |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上海市松江区2011届高三5月模拟测试生物试题 题型:071 酶在人类健康、工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述问题。 Ⅰ.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部分说明。 ①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 ②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更佳; ③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洗衣后彻底清洗双手。请回答以下问题: 1.质检局针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 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一学生为探索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的实验材料及方法进行了有关实验,并把结果以下列曲线图A、B表示。 ![]() ①由图中信息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约为________。 ②在O℃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降为零,但温度再度回到45℃,后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________。 ③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直接测定胶片上的蛋白膜________的时间长短来表示酶的催化效率。 3.该加酶洗衣粉是否能用于洗涤丝质及羊毛衣料?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Ⅱ.固定化酶是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东北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双重固定法,即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使酶相互连接),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研究固定化酶的性质,并对其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探究。下图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注: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分析回答: 4.从对温度变化适应性和应用范围的角度分析,甲图所示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5.乙图曲线表明浓度为________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 6.固定化酶的活力随使用次数的增多而下降,由丙图可知,固定化酯酶一般可重复使用________次,酶活力明显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5月模拟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酶在人类健康、工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述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5月模拟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酶在人类健康、工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述问题。 Ⅰ.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部分说明。 ① 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②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更佳;③ 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洗衣后彻底清洗双手。请回答以下问题: 59.质检局针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该实验的目的是 。 60.一学生为探索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的实验材料及方法进行了有关实验,并把结果以下列曲线图A、B表示。 ① 由图中信息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约为 。 ② 在O℃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降为零,但温度再度回到45℃,后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 。 ③ 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直接测定胶片上的蛋白膜 的时间长短来表示酶的催化效率。 61.该加酶洗衣粉是否能用于洗涤丝质及羊毛衣料? 。原因是 。 Ⅱ.固定化酶是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东北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双重固定法,即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使酶相互连接),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研究固定化酶的性质,并对其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探究。下图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注: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分析回答: 62.从对温度变化适应性和应用范围的角度分析,甲图所示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63.乙图曲线表明浓度为________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 64.固定化酶的活力随使用次数的增多而下降,由丙图可知,固定化酯酶一般可重复使用______次,酶活力明显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联系qq:3310059649。 ICP备案序号: 沪ICP备07509807号-10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081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