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20个腺苷和100个磷酸基团,最多能合成ATP的数目是(  )
A.15 个B.20 个C.25 个D.30 个

分析 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容易断裂,释放大量的能量.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解答 解:ATP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可见一个ATP分子含有1个腺苷、3个磷酸基团,所以20个腺苷和100个磷酸分子最多能组成20个ATP.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相关知识点只需考生识记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一个ATP分子含有1个腺苷、3个磷酸基团,再结合题干中的熟记作出准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高三上调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以上描述正确的有几项( )

(1)在植物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有①②③

(2)在植物根尖成熟区的细胞有②③

(3)在植物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核只有①②

(4)在植物根尖成熟区的细胞核只有②

A.1 B.2 C.3 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下面为6种不同的育种方法,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至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杂交育种方式,这种方法属常规育种,一般从F2代开始选种.A→B→C的途径表示单倍体育种方式,这两种育种方式中后者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B常用的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E方法所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3)C、F过程最常用的药剂是秋水仙素,其作用的原理是在细胞分裂时,抑制纺锤体形成,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
(4)由G到H过程中涉及的生物技术有基因工程(或DNA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或转基因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
(5)K→L→M这种育种方法的优越性表现在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大大扩展了可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溶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
B.溶酶体是“消化车间”,能分解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
C.溶酶体能分解细胞内所有的物质
D.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病毐属于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
A.能使其它生物致病B.具有细胞结构
C.能自我复制后代D.有有机物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相关描述与相应细胞结构匹配正确的是(  )
细胞结构描述
A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
B染色质易被酸性染料(如龙胆紫、醋酸洋红)染成深色的物质
C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D细胞质基质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源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真核细胞的一部分,请分析后回答:
(1)此图是低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判断的理由是有中心体和叶绿体.
(2)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3、5、7(填序号).
(3)物质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水的细胞器除叶绿体、线粒体外,还有核糖体、高尔基体等.
(4)此细胞是不是在中学实验室条件下观察线粒体的理想实验材料?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一般性模型.请据图回答:

(1)图甲共有5条食物链,北极狐占有2个营养级.
(2)图乙中D代表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
(3)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冻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要低,因为冻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
(4)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5)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低温下,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弱.
(6)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人类体细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A、G、T、C的核苷酸种类数共有(  )
A.4种B.5种C.7种D.8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