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高等哺乳动物受精后不久,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经桑椹胚、囊胚、原肠胚和组织器官的分化,最后发育成一个完整的幼体,完成胚胎发育的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原肠胚期的胚胎进行
B.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开始于囊胚期,终止于生命结束
C.如图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囊胚期示意图,①②③依次称之为透明带、滋养层、内细胞团
D.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经历的时期是受精卵→卵裂期→桑椹胚→囊胚期→原肠胚期→幼体,其中最关键的时期是原肠胚期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囊胚期胚胎示意图,其中①为透明带,在囊胚期后期会破裂;②为滋养层,将来分化成胎盘和胎膜;③为内细胞团,将来分化形成各种组织.

解答 解:A、图示为囊胚期,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图示时期的胚胎或之前的桑椹胚进行,A错误;
B、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开始于囊胚期,终止于生命结束,B正确;
C、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①②③依次为透明带、滋养层、内细胞团,C正确;
D、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经历的时期是受精卵→卵裂期→桑椹胚→囊胚期→原肠胚期→幼体,其中最关键的时期是原肠胚期,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结合囊胚期胚胎示意图,考查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胚胎分割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动物胚胎发育过程,能准确判断图示胚胎所处的时期及其中结构的名称;识记胚胎分割的对象及注意事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高考大联考(一)【新课标I卷】 题型:

近期国际杂志Cell Systems上刊登了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一项研究成果,科研人员利用蓝色光脉冲开启了一种名为Brn2的基因,当Brn2信号足够强时,干细胞就会快速转化为神经元。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该实验证明了蓝色光脉冲可以促使于细胞分化为神经元

B.Brn2基因在神经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C.蓝色光脉冲使Brn2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D.干细胞和神经元这两种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不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以下能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实验是(  )
A.胚胎干细胞形成神经细胞
B.用矮杆抗病小麦种子培育出小麦植珠
C.给去核绵羊卵细胞植入体细胞核后发育成正常绵羊
D.将棉花体细胞培育成棉花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为科学家在某一生态系统中开展了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图1).同时对轻度入侵区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2).
(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其随入侵程度的增加而减小.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的原因是已形成以入侵物种为优势的稳定群落(该群落中入侵物种占绝对优势).弃耕地群落的形成是次生演替的结果,调查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2)该入侵物种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它植物生长发育,同时能引起昆虫和动物拒食.入侵物种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竞争关系,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3)研究发现,经济植物黑麦草能抑制该入侵物种的生长.为了解其抑制机制,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黑麦草幼苗;
②取一定量培养过黑麦草的营养液加入用于培养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加入等量的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
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组入侵物种幼苗的长势.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黑麦草根部是否分泌抑制该入侵物种生长的物质.
(4)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初级消费者田鼠种群密度. 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合子中全部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C.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合子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代谢能力强的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高
B.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
C.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D.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为研究乙烯和生长素对植物根生长的影响,研究者拟南芥幼苗放在含不同浓度的ACC(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IAA(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培养,实验处理和结果如表,有关分析及结论不正确的是(  )
组别植物激素及处理浓度(μM)根伸长区细胞长度(μm)
1对照175.1
20.20ACC108.1
30.05IAA91.1
40.20ACC+0.05IAA44.2
A.该实验的因变量是根伸长区细胞长度
B.各组幼苗的培养时间属于无关变量
C.乙烯和生长素共同作用是抑制作用更强
D.乙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影响根的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化脓性细菌感染可导致急性细菌性脑膜炎,该菌胞内寄生,其细胞膜上的InIC蛋白可使人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该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头痛、呕吐、烦躁不安、惊厥、嗜睡、昏迷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患者体内所有的记忆B细胞、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该菌
B.患者的体温长期维持在40℃,表明其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InIC蛋白的合成是在核糖体,加工和分泌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D.即使长期使用抗生素,也不可能诱发该菌产生定向耐药性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城市利用人工建立的湿地公园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形成藻菌共生的污水净化系统,还可以利用藻类蛋白养鱼、养鸭等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图一是该人工湿地系统的碳循环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请在图一中用恰当的箭头和文字补充完成该人工湿地公园的碳循环图解.

(2)该人工湿地公园中的植物主要有:芦苇(挺水植物)、绿藻(浮游植物)和黑藻(沉水植物)等,这一现象体现了植物群落具有垂直结构.输入该人工湿地公园的能量是湿地中的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和流入该湿地的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该系统中CO2浓度的平衡主要是通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来维持的.
(3)图二表示一株水稻叶肉细胞内的C5化合物含量在夏季炎热的一天(24h)内的变化过程,请据图分析:
①AB段和IJ段的C5含量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其主要原因是缺乏NADPH 和ATP 所致.G点时C5化合物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CO2(物质)所致.
②D(填字母)点的出现可能是由于白天该地区天气暂时由晴转阴所造成的.
③请建立一个坐标系,注明坐标轴名称,并绘制曲线表示图二中的DG段(10时到13时)水稻叶肉细胞内C3(3-磷酸甘油酸)的相对含量随时间变化趋势(设a点为10时C3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