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如图为一个家族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6号和7号为同卵双生(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成的两个个体),8号和9号为异卵双生(由两个受精卵分别发 育成的个体),请据图回答:

(1)人类白化病性状由常(常/性)染色体上隐性(显性/隐性)基因控制.
(2)若用A、a表示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遗传因子,则3号、7号和11号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依次为Aa、Aa、aa.
(3)6号为纯合子的概率是0,9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frac{2}{3}$.
(4)7号和8号再生一个孩子有病的概率是$\frac{1}{4}$.
(5)如果6号和9号个体结婚,则他们生出有病孩子的概率为$\frac{1}{6}$,若他们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有病,则再生一个孩子也有病的概率是$\frac{1}{4}$,正常的概率是$\frac{3}{4}$.

分析 分析系谱图:3号和4号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10号),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据此答题.

解答 解:(1)据图分析已知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已知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10、11基因型为aa,其父母3、4、7、8的基因型都是Aa.
(3)由于6、7是同卵双生,而7号是Aa,所以6号也是Aa,不可能时纯合子.由于3、4基因型都是Aa,所以9号为杂合子Aa的概率是$\frac{2}{3}$.
(4)7号和8号都是Aa,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有病的概率是$\frac{1}{4}$.
(5)已知6号基因型为Aa,9号Aa的概率是$\frac{2}{3}$,则他们生出有病孩子aa概率为$\frac{2}{3}$×$\frac{1}{4}$=$\frac{1}{6}$,若他们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有病,则夫妻的基因型都是Aa,则再生一个孩子也有病的概率是$\frac{1}{4}$,正常的概率是$\frac{3}{4}$.
故答案为:
(1)常      隐性
(2)Aa      Aa     aa
(3)0     $\frac{2}{3}$       
(4)$\frac{1}{4}$
(5)$\frac{1}{6}$     $\frac{1}{4}$     $\frac{3}{4}$

点评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要求考生能根据系谱图,准确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关于质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质膜中糖蛋白的形成只与核糖体和高尔基体有关
B.质膜中的膜蛋白比磷脂更容易移动
C.质膜中的有些膜蛋白起着生物催化剂的作用
D.质膜的选择透性仅与膜蛋白有关,与脂双层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
B.若①处受到破坏,刺激③仍能引起④的反射活动
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D.刺激③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③④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所示是小麦叶肉细胞内的某些物质变化,下面对图示的解释正确的是(  )
A.b的变化是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完成的
B.d代表有氧呼吸生成大量ATP的阶段
C.c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D.a的过程还应有C3化合物和少量ATP的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结合下图分析,有关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四个概念的比较,错误的是(  )
A.a、b、c图中均有2条染色体,且都有染色单体
B.a、b、c图中均有一对同源染色体
C.c图有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
D.a图有2个DNA分子,b、c图中均有4个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
B.被吞噬细胞摄取、处理的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
C.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和部分记忆细胞
D.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和抗原结合产生免疫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1)如图中食物网较简单,因此其抵抗力稳定性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分解者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为是10kJ和400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增加.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草原的生物多样性(或物种多样性)锐减或丧失.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捕食和竞争.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900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偏高(填“偏高”或“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选用甲、乙两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测定两种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的O2释放量(mL),结果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O2浓度灯泡的功率(单位:W)
205075100200300
0.1%甲植物3.416.028.240.556.556.5
乙植物2.69.119.255.775.6102.6
0.03%甲植物2.311.219.827.627.527.6
乙植物1.88.418.954.275.2101.8
A.在阳光不充足的地区,甲植物与乙植物相比,光照强度最可能限制甲植物的正常生长
B.在100W、CO2浓度为0.03%条件下,提高光照强度能提高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C.光照强度由300W逐渐增至400W,甲植物CO2吸收量可能保持相对稳定
D.光照强度由300W逐渐增至400W,乙植物O2释放量保持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进食可刺激胃腺细胞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酸及胃蛋白.酶,有利于消
化.分析回答问题:
(1)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胃蛋白酶仅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有消化作用,这体现了酶的专一.
(2)哺乳动物进食时,食物尚未进入胃内就可引起胃液分泌,称为头期胃液分泌.该过程是神经一体液调控的结果,如图所示.胃泌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达胃腺细胞,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胃泌素外还有神经递质.
(3)冷水刺激会引起胃黏膜内的HC03减少,从而对H+缓冲作用减弱,会使胃黏膜组织液的pH值降低,可引起胃黏膜损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