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图1:该装置中的KOH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测得的气体变化量就是氧气的消耗量,从而可以判断出细胞呼吸的方式.
分析图2:在分析的时候注意三个时间段:0~2h、2~10h以及10h以后.
解答 解:(1)X管内的KOH溶液可以吸收CO2,起始状态容器内含有O2,可以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2释放CO2,而释放的CO2被KOH溶液吸收,所以容器内气体体积减少.
(2)容器内的O2被消耗尽,种子为获得能量而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不消耗O2但释放CO2,而释放的CO2被KOH溶液吸收,这样容器内气体体积不发生变化.
(3)设计实验时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只有这一组不足以说明容器内气体体积变化是由萌发的种子引起,还可能由环境因素如温度变化引起,为使实验更准确,应该设计对照实验;设计对照实验时,需要考虑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的自变量应该是萌发种子的有无,因此对照实验只需将萌发的种子改为等量煮沸的种子即可.
(4)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该阶段,[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释放的能量大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数存储在ATP中.
故答案为:
(1)种子有氧呼吸消耗O2,产生CO2被KOH吸收
(2)此时种子无氧呼吸,产生CO2被KOH吸收
(3)对照实验 增加对照实验,把萌发的种子改为等量的已死亡(煮熟)的种子,其他处理方法不变
(4)线粒体内膜[H](还原氢) 水 热能
点评 本题结合图,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及探究实验,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类型、过程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正确分析实验装置,明确其中KOH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高三5月高考冲刺卷3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分解乙醇的速率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D.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黑龙江哈六中高三下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松毛虫是马尾松林的害虫,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后果。通过向马尾松林引入灰喜鹊,可以有效控制虫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研究松毛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某同学尝试构建了数学模型如下图:若在AB时间段,松毛虫呈“J”型增长,种群数量是前一天的1.39倍,则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为_________。
(2)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_________。
(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松毛虫属于 消费者;松毛虫的能量不能100%传递到灰喜鹊,因为松毛虫的能量还有_________、_________等去向。
(4)据调查,由于人造马尾松林___________稳定性低,所以比天然马尾松林容易发生虫灾。引入灰喜鹊后,松毛虫数量明显下降,最终使种群数量保持了动态平衡,这种控制虫灾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__,具有长效、环保等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调节方式①属于酶合成的调节,酶Ⅰ是组成酶 | |
B. | 调节方式②属于酶活性的调节,氨基酸M能使酶Ⅱ的结构发生改变 | |
C. | 过程③④分别发生在该生物的细胞核、细胞质中 | |
D. | 调节方式①比②快速而精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东省中山市高三5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具有细胞壁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
②胆固醇是构成植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③葡萄糖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
④细胞核是DNA和RNA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
⑤葡萄糖是构成麦芽糖、糖原、淀粉和维生素的单体
⑥噬菌体细胞中只有一种核酸——DNA
⑦8%的盐酸能够用于洗去卡诺氏液
⑧利用95%的酒精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需要向里面加入无水碳酸钠,目的是防止色素被破坏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细胞中染色体可以看成一个染色体组 | |
B. | 该种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 |
C. | 该动物的一个体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含有32个DNA分子 | |
D. | 该动物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能形成4个四分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