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熟 | 早熟 | 中熟 | 晚熟 | 超晚熟 | |
高油 | 156 | 613 | 899 | 592 | 153 |
低油 | 51 | 203 | 295 | 207 | 47 |
浓度/% | 0.03 | 0.60 | 0.10 | ||||||
处理时间/小时 | 6 | 12 | 24 | 6 | 12 | 24 | 6 | 12 | 24 |
平均加倍效率/% | 0.67 | 0.43 | 0.99 | 10.06 | 17.0 | 无苗 | 4.29 | 5.51 | 无苗 |
自然加倍效率/% | 2.00 |
分析 分析表格1可知,子代中玉米成熟期中,超早熟:早熟:中熟:晚熟:超晚熟≈1:4:6:4:1,该比例为两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9:3:3:1比例的变形,分别为4个显性基因、3个显性基因、2个显性基因、1个显性基因、0个显性基因,即呈现基因累加效应.而高油:低油≈3:1,说明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即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分析实验表格可知,实验的自变量包括秋水仙素的浓度、处理时间,其中自然加倍率为空白对照.
解答 解:(1)分析表格1可知,子代中玉米成熟期中,超早熟:早熟:中熟:晚熟:超晚熟≈1:4:6:4:1,该比例为两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9:3:3:1比例的变形,分别为4个显性基因、3个显性基因、2个显性基因、1个显性基因、0个显性基因,即呈现基因累加效应,由此可以确定,玉米的成熟期至少由2对自由组合的等位基因决定.表中可以继续用于该育种过程的植株应该是高油超早熟植株,共156株.
(2)秋水仙素可以一直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即处理时间为有丝分裂前期,表明处理的材料应是有丝分裂旺盛的材料,应选择单倍体幼苗.表格中看出,0.06%秋水仙素处理12小时的条件下,平均加倍效率最高,即处理的最适条件.
故答案为:
(1)2 156
(2)(单倍体幼苗) 0.06%秋水仙素处理12小时
点评 本题以表格的形式,考查了遗传定律和育种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表格中的数目确定表现型比例,根据比例确定涉及的基因对数,掌握细胞质遗传的特点,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曲线代表的种群无K值 | B. | BC/AC是种群在该时间段的增长率 | ||
C. | OA段各点增长倍数相同 | D. | OA段各点增长速率逐渐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 B. | pH=c时,e点上移 | ||
C. | 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d点右移 | D. | 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某一种病毒含有DNA或RNA | B. | 酵母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 ||
C. | 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 D. | 叶绿体、线粒体都含有少量的D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淄博淄川一中高二下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长素是人类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B.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C.生长素含量越高,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越强
D.生长素合成的主要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临沂十八中高二下六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是图__________;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30%蔗糖溶液中,则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图__________,图中结构[ ]__________起重要作用。([ ]中填标号)。
(2)甲中标号6所示结构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3)甲、乙两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标号4和标号5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理活动中都产生水
B.前者有片层结构,后者有嵴
C.黑暗条件下,生理活动中都消耗O2
D.前者不产生ATP,后者产生ATP
(5)细胞进行下列各种生命活动,正常情况下图甲细胞__________,图乙细胞_________。(填入编号)
①不增殖 ②能继续增殖 ③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
④出现染色体结构 ⑤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