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某市植物油厂为适应市场需求,开始转型生产玉米胚芽油,当地农科院受委托选育合适的玉米品种来用于生产,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H市地处高纬度,本地玉米都是超早熟品种,而引入的外地高油品种为超晚熟品种,不适应当地环境,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小组决定采用杂交的方式来进行选育,F1均为高油品种,成熟期为两亲本中间值,对其F2的3 000多株后代的表现型统计后,结果如表:
超早熟早熟中熟晚熟超晚熟
高油156613899592153
低油5120329520747
(1)从表分析,玉米的成熟至少由2对自由组合的等位基因决定,表中可以继续用于该育种过程的植株有156株.
(2)为了能在规定时间完成育种工作,科研人员进一步采用单倍体育种,表是他们探究秋水仙素诱导的最适条件的相关实验结果
浓度/%0.030.600.10
处理时间/小时612246122461224
平均加倍效率/%0.670.430.9910.0617.0无苗4.295.51无苗
自然加倍效率/%2.00
表中适合的处理材料为玉米的(单倍体)幼苗,最适条件为0.06%秋水仙素处理12小时.

分析 分析表格1可知,子代中玉米成熟期中,超早熟:早熟:中熟:晚熟:超晚熟≈1:4:6:4:1,该比例为两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9:3:3:1比例的变形,分别为4个显性基因、3个显性基因、2个显性基因、1个显性基因、0个显性基因,即呈现基因累加效应.而高油:低油≈3:1,说明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即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分析实验表格可知,实验的自变量包括秋水仙素的浓度、处理时间,其中自然加倍率为空白对照.

解答 解:(1)分析表格1可知,子代中玉米成熟期中,超早熟:早熟:中熟:晚熟:超晚熟≈1:4:6:4:1,该比例为两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9:3:3:1比例的变形,分别为4个显性基因、3个显性基因、2个显性基因、1个显性基因、0个显性基因,即呈现基因累加效应,由此可以确定,玉米的成熟期至少由2对自由组合的等位基因决定.表中可以继续用于该育种过程的植株应该是高油超早熟植株,共156株.
(2)秋水仙素可以一直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即处理时间为有丝分裂前期,表明处理的材料应是有丝分裂旺盛的材料,应选择单倍体幼苗.表格中看出,0.06%秋水仙素处理12小时的条件下,平均加倍效率最高,即处理的最适条件.
故答案为:
(1)2    156
(2)(单倍体幼苗)   0.06%秋水仙素处理12小时

点评 本题以表格的形式,考查了遗传定律和育种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表格中的数目确定表现型比例,根据比例确定涉及的基因对数,掌握细胞质遗传的特点,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自花且闭花授粉植物,抗病性和茎的高度是独立遗传的性状.抗病和感病由基因R和r控制,抗病为显性;茎的高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D、d,E、e)控制,同时含有D和E表现为矮茎,只含有D或E表现为中茎,其他表现为高茎.现有感病矮茎和抗病高茎两品种的纯合种子,欲培育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请回答:
(1)自然状态下该植物一般都是纯合子.
(2)若采用诱变育种,在γ射线处理时,需要处理大量种子,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这三个特点.
(3)若采用杂交育种,可通过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在F2等分离世代中选择抗病矮茎个体,再经连续自交等纯合化手段,最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据此推测,一般情况下,控制性状的基因数越多,其育种过程所需的时间越长.若只考虑茎的高度,亲本杂交所得的F1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矮茎:中茎:高茎=9:6:1.
(4)若采用单倍体育种,首先可通过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获得F1,再取其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最后使用秋水仙素对其进行处理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所需品种.该育种全过程涉及的原理有染色体变异、、细胞的全能性、基因重组,写出所选育品种的基因型及比例RRDDEE和$\frac{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为“J”型增长曲线,过A点做A点的切线AB,并过A、B两点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曲线代表的种群无K值B.BC/AC是种群在该时间段的增长率
C.OA段各点增长倍数相同D.OA段各点增长速率逐渐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物质在核糖体内合成的是(  )
①性激素②胰岛素③淀粉④消化酶⑤纤维素.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B.pH=c时,e点上移
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d点右移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旱生植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
A.蛋白质B.脂肪C.纤维素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关于DNA和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某一种病毒含有DNA或R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叶绿体、线粒体都含有少量的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淄博淄川一中高二下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长素是人类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B.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C.生长素含量越高,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越强

D.生长素合成的主要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临沂十八中高二下六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是图__________;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30%蔗糖溶液中,则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图__________,图中结构[ ]__________起重要作用。([ ]中填标号)。

(2)甲中标号6所示结构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3)甲、乙两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标号4和标号5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理活动中都产生水

B.前者有片层结构,后者有嵴

C.黑暗条件下,生理活动中都消耗O2

D.前者不产生ATP,后者产生ATP

(5)细胞进行下列各种生命活动,正常情况下图甲细胞__________,图乙细胞_________。(填入编号)

①不增殖 ②能继续增殖 ③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

④出现染色体结构 ⑤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