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为研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流,科学家利用变形虫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正常生活而没有分裂活动的变形虫(单细胞动物)随机分为三组,每组有若干变形虫.A组:含32P标记的尿嘧啶核苷酸食物饲喂变形虫;B组:将变形虫的细胞核去掉;C组:不作处理.
②用放射自显影技术检测到A组每只变形虫的细胞核中出现放射性后,将细胞核移植到B、C两组的变形虫细胞内.
③一段时间后检测B、C两组的放射性,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A组每只变形虫的细胞核中出现大分子X物质,且具有放射性,X物质最可能是RNA,每组设置多只变形虫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排除偶然性.
(2)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最合理的是C.
A.实验结果B组细胞质比C组细胞质放射性强的原因是细胞核大
B.放射性元素标记的核苷酸会进入细胞核,标记上所有的核酸分子
C.X物质可能在细胞核被合成,原料有放射性,从而核有放射性
D.C组细胞质具有放射性的原因是细胞膜吸收了含32P标记的尿嘧啶核苷酸
(3)填写完整下列表格(B组内容为B组细胞质、C组内容为为C组自身细胞核和C组细胞质的检测结果,以及依据检测结果而得出的实验结论).
表1变形虫实验结果及结论记录表
组别检测结果结论
B细胞质中出现放射性X物质(RNA/放射性物质)能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C自身细胞核中不出现放射性,C组细胞质中出现放射性X物质(RNA/放射性物质)不能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分析 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DNA中特有的碱基是胸腺嘧啶,RNA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

解答 解:(1)尿嘧啶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X物质最可能是RNA;每组设置多只变形虫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排除偶然性;
(2)解:A、实验结果B组细胞质比C组细胞质放射性强的原因是B组细胞具有放射性,C组细胞会受到非放射性细胞核影响,A错误;
B.放射性元素标记的核苷酸会进入细胞核,标记上核糖核酸分子,B错误;
C.RNA在细胞核被合成,合成原料有放射性,从而核有放射性,C正确;
D.C组细胞质具有放射性的原因是32P标记的尿嘧啶核苷酸作为原料合成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使其具有放射性,D错误;
故合理的答案为:C.
(3)经检测B组细胞质中出现放射性,可得出结论,B组具有放射性的X物质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使B组细胞质出现放射性;经检测C组发现C组自身细胞核中不出现放射性,C组细胞质中出现放射性,可得出结论,放射性物质不能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故答案为:(1)RNA     减少实验误差,排除偶然性
(2)C
(3)C组检测结果:C组自身细胞核中不出现放射性,C组细胞质中出现放射性
B组结论:X物质(RNA/放射性物质)能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C组结论:X物质(RNA/放射性物质)不能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点评 本题考查RNA的基本单位和RNA的分布,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人体细胞中的RNA有三种,分别是mRNA、tRNA和rRNA.这三种RNA(  )
A.都分布在细胞核中B.都由脱氧核苷酸组成
C.都由DNA分子转录而成D.都能识别特定的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云南省高考适应性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相同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同植物正确同种离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

B.该实验的自变量包括植物的种类和矿质元素的种类

C.同种植物正确不同离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

D.番茄幼苗可吸收培养液中的Mg2+,而水稻幼苗不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双链DNA分子含102个碱基,控制一环状多肽的合成,经分析发现此环肽含3个谷氨酸残基(R基为-CH2CH2COOH),不考虑终止密码子的情况下,关于此环肽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至多由17种氨基酸组成B.至少含23个氧原子
C.可能没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D.至多需61种tRNA参与翻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为动物淋巴细胞培养的系列实验,依据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推测最合理的是(  )
A.小鼠体内的淋巴细胞,只有被淋巴细胞刺激后后才会增殖
B.单独培养时,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抑制了自身的增殖
C.混台培养供体和受体的淋巴细胞,若淋巴细胞增殖水平低,则器官移植时不易引起免疫排斥
D.混合培养时,若将来自D品系小鼠的淋巴绷胞用射线照射使其失去增殖能力,则来自K品系小鼠的淋巴细胞也不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中,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 的量如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氧浓度(%)abcd
产生C2H5OH的量(mol)96.560
产生CO2的量(mol)912.51530
①a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
②b浓度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消耗的多
③c浓度时有$\frac{2}{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
④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  )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进化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某地的两个湖泊.这一地区有时会发洪水.每个湖中生活着两种相似的鱼: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他们不清楚这两种鱼之间的关系,于是作出如图所示的两种假设.

(1)在假说甲和假说乙中,湖泊Ⅰ和湖泊Ⅱ中的两种鱼的祖先各是哪种鱼?假说甲: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起源于同一种灰色鱼 假说乙:湖Ⅰ中原来只有红褐色鱼,湖Ⅱ中原来只有金黄色鱼.
(2)DNA分析表明,湖泊Ⅰ中红褐色鱼与湖泊Ⅱ中红褐色鱼亲缘关系最近,这一证据支持哪个假说?这一证据支持假说乙.
(3)假说甲是否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不符合.为什么?因为假说没考虑当地“有时会发洪水”这一实际情况.
(4)什么证据可以帮助你确定湖泊Ⅰ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是一个物种?如果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它们不是一个物种(或若两种鱼杂交,存在生殖隔离,说明它们不是同一物种).
    有人在一块长期弃耕农田中,对某种菊科的入侵植物和本地的几种菊科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所得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
年份
植物
20012002200320042005
A10.49.28.26.85.5
B3.02.11.20.60.2
C0.30.50.91.52.4
D3.22.00.400
E3.52.81.71.30.7
(5)得到表中数据所用的调查方法一般为样方法.外来入侵的物种可能是表中的C.
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入侵物种的种群基因型频率如表:
基因型入侵前,原地2003年,本地2005年,本地
AA51%57%61%
Aa38%26%18%
(6)分析表中数据,该入侵物种是否发生了进化?没有进化.;理由是因为入侵前后该物种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7)该物种入侵前后种群中纯合体基因型频率的变化是增多,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本地缺少为其传粉动物,自交概率增加,从而使纯合子逐渐增多,杂合子逐渐减少(答杂合子不适应环境被淘汰不给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阅读如下资料:
资料甲:据报道世界首例人类“换头”手术将于2017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进行.“换头”手手术的最大难点在于脊髓的连接,手术中医学专家将使用聚乙二醇冲洗脊髓融合的区域,并持续注入好几个小时,最终聚乙二醇使两端脊髓融合.
资料乙:近日,美国某大学科学家们计划给几名学生每人900美金的酬劳,工作仅仅是在4天里吃3个香蕉.在试吃得香蕉中,部分转入了可大量生产β--胡萝卜素的基因,而胡萝卜素可以用来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各种疾病.
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甲中,聚乙二醇之所以能够将断开的脊髓进行融合,是因为聚乙二醇能够诱导细胞融合.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可能使用聚乙二醇的技术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该技术的主要突破点是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的障碍.
(2)资料乙中,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转基因香蕉的核心操作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将导人β-胡萝素桌基因的香蕉组织块先培养形成再分化组织,然后诱导其愈伤形成试管苗,进而发肯成完整的转基因香蕉植株.对转基因香蕉进行微型繁殖时常选取茎尖组织,原因是茎尖细胞全能性高,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这样获得的香蕉苗生长整齐、病毒少、品质好、产量高.
(3)对于转基因香蕉等转基因生物,公众常在食物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方面产生争论,对此应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所有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
B.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C.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分布与光照方向无关
D.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中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