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中,不仅需要载体还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
A. K+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B. 胰岛素分泌出细胞的过程
C. 水进入红细胞 D. CO2进入毛细血管壁细胞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乳酸菌是人和动物体胃肠道中的有益菌,能助消化,利于肠道健康,但是消化道中胆汁所含的胆盐会对乳酸菌的生理活动由抑制作用,为此,研究人员通过辐射处理野生型乳酸菌,得到耐高浓度胆盐的乳酸菌。
(1)与腐乳制作所用微生物相比,乳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育种与培养:辐射处理后可得到多种类型的乳酸菌,置于经过_____法灭菌处理的______(固体/液体)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
②接种与选择:为避免培养液中菌体浓度过高,需将培养液进行_____处理。之后,将菌液涂布接种于含0.3%胆盐和不含胆盐的固体培养基上,配置时为了使培养基凝固,应向培养基中加入______;置于37℃条件下_____(密闭/充气)培养;设置不含胆盐的培养基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
③筛选与纯化:从平板中提取实验效果明显的目的菌株,采用_____法接种于新的培养基平板,可对菌株进一步纯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甘肃省兰州市高三诊断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与生物实验操作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到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B. 用健那绿染色后,数小时内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其内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
C. 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统计时,应将培养液滴在计数室上,盖上盖玻片后再计数
D. 用苏丹Ⅲ染液给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后,应用50%酒精洗去浮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二下学期学业测试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物理信息只来源于无机环境
B. 信息只能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C. 性外激素只能向同种昆虫传递
D. 行为信息只能向异种生物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二下学期学业测试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延长水果的仓储时间,向储存仓中加入N2或CO2的主要目的是
A. 抑制有氧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B. 促进有氧呼吸,保持一定的仓储温度
C. 促进无氧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D. 促进无氧呼吸,保持一定的仓储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二下学期学业测试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给小麦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
B. 用含3H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在核糖体检测不到放射性
C. 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
D. 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中不可能含有18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二下学期学业测试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B. 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C.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 DNA 能完全分开
D. 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确认了DNA的分子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高等植物和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二者染色体的变化规律不同 B. 纺锤体的形成和消失的方式相同
C. 纺锤体形成的方式相同,消失的方式不同 D. 在分裂期的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2,4-D进行了“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①配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共5组;②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桂花枝条,均分6组,将插条下端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4小时后取出,进行无土栽培;③一段时间后取出,统计每组枝条生根数目并计算的平均值,结果如下表:
组别 | 1 | 2 | 3 | 4 | 5 | 6 |
2,4-D浓度(mol/L) | O | 10—15 | 10一14 | 10一13 | 1O一12 | 1O—11 |
生根平均值(条) | 2.0 | 3.8 | 7.2 | 9.4 | 15.1 | 20.3 |
(1)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A.促进桂花枝条扦插生根的2,4-D最适浓度是1O—11mol/L
B.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植物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C.超过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
D.相同浓度2,4-D溶液和生长素溶液对插枝生根的作用相同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进行扦插枝条生根实验时,一般需要剪去扦插枝条上的一部分叶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________,同时还应使扦插环境保持较高的_________,避免扦插枝条干枯。
(4)为避免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在进行正式实验前要先做一个________。
(5)2,4-D的浓度为0的第一组,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