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0.   (13 分)

某科研小组开展了人白细胞介素18(IL - 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 实验原理: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 实验步骤:

①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②甲组无辐射损伤;乙组辐射损伤(60Co照射,下同);丙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1L - 18。

③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 0h、12h、24h、48h后,检测并计算细胞凋 亡相对值。

(1脾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的 _________  ,1L - 18是一种淋巴因子,由 _________  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 _________  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2细胞凋亡是由遗传决定的 __________________  死亡,与细胞凋亡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  。

(3)设置甲、乙两组的目的是探究有无核辐射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设置乙、丙两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

(4)科研小组还设置了丁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 前三组,与丙组相比,设置丁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答案】(13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免疫器官     T抗体(或答溶菌酶)(2)编程性(程序性)溶酶体

(3)探究有无注射IL-18对细胞凋亡的影响(2分)表格如下:(4分)

组别

细胞凋亡相对值

0h

12h

24h

36h

(4)探究核辐射前、后注射IL-18对细胞凋亡的影响(2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13分)回答有关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及其表达的问题。
(1)将同位素标记的尿苷(尿嘧啶和核糖的结合物)加入细胞培养液中,不久在细胞核中发现被标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从A细胞中提取的核酸,通过某种方法,转移到另一种细胞B中,当转入____时,其遗传信息在B细胞中得到表达并能复制传给下一代;当转入____时,在B细胞中虽能合成相应的蛋白质,但性状不会遗传。
(3)已知某基因片段碱基排列如图。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中含有“—脯氨酸—谷氨
酸—谷氨酸—赖氨酸—”的氨基酸序列。(脯氨酸的密码子是CCU、CCC、CCA、CCG;谷氨酸的是GAA、GAG;赖氨酸的是AAA、AAG;甘氨酸的是GGU、GGC、GGA、GGG。)

甲—GGCCTGAAGAGAAGT—
乙—CCGGACTTCTCTTCA—

 
 

 
[来源:学&科&网]
①翻译上述多肽的mRNA是由该基因的________链转录的(以图中的甲或乙表示)。此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该基因由于一个碱基被置换而发生突变,所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成为“—脯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赖氨酸—”。写出置换前后的碱基对: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辽宁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13分)回答有关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及其表达的问题。

(1)将同位素标记的尿苷(尿嘧啶和核糖的结合物)加入细胞培养液中,不久在细胞核中发现被标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从A细胞中提取的核酸,通过某种方法,转移到另一种细胞B中,当转入____时,其遗传信息在B细胞中得到表达并能复制传给下一代;当转入____时,在B细胞中虽能合成相应的蛋白质,但性状不会遗传。

(3)已知某基因片段碱基排列如图。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中含有“—脯氨酸—谷氨

酸—谷氨酸—赖氨酸—”的氨基酸序列。(脯氨酸的密码子是CCU、CCC、CCA、CCG;谷氨酸的是GAA、GAG;赖氨酸的是AAA、AAG;甘氨酸的是GGU、GGC、GGA、GGG。)

 

 


[来源:学&科&网]

 

①翻译上述多肽的mRNA是由该基因的________链转录的(以图中的甲或乙表示)。此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该基因由于一个碱基被置换而发生突变,所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成为“—脯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赖氨酸—”。写出置换前后的碱基对: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宁夏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11分)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的两例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调查分析

(1)该小组同学利用本校连续4年来全校3262名学生的体检结果对全体学生进行某遗传病发病率调查,结果汇总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

        调查对象[来源:学#科#网]

表现型[来源:Zxxk.Com]

2004届[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

2005届[来源:Z*xx*k.Com]

2006届[来源:学#科#网][来源:][来源:Z#xx#k.Com]

2007届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遗传病

正常

404

398

524

432

436

328

402

298

患病

8

0

13

1

6

0

12

0

 

该组同学分析上表数据,得出该病遗传具有                 特点。并计算出调查群体中该病发病率为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该遗传病可能是          (常、X染色体;显性、隐性)遗传病。

(2)同时该小组同学针对遗传性斑秃(早秃)开展了调查,他们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人类遗传性斑秃(早秃),患者绝大多数为男性,一般从35岁开始以头顶为中心脱发。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属从性遗传。从性遗传和伴性遗传的表现型都与性别有密切关系,但是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遗方式,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X或Y染色体上,而从性遗传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从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该小组针对遗传性斑秃(早秃)开展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家庭数

类型

子女情况

父亲

母亲

男性正常

女性正常

男性早秃

女性早秃

1

5

早秃

正常

1

2

2

1

2

2

正常

早秃

0

1

2

0

3

15

正常

正常

8

9

3

0

4

1

早秃

早秃

0

1

1

0

 

 

请回答:(相关基因用B、b表示)

①第        组家庭的调查数据说明早秃不符合一般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

②请简要说出早秃患者多数为男性的原因       

③第4组家庭女儿和儿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