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表示一片草原上的兔子和狼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后一段时间内相对数量变化的趋势,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甲、乙分别表示兔子和狼的数量变化

B. 兔的K值接近A点对应的数值,狼的K值接近B点对应的数值

C. 上图表示的捕食关系。

D. 第3年狼的数量会因食物缺乏而下降

【答案】B

【解析】

本题图形代表兔子和狼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后一段时间内相对数量变化的趋势,借助图形考查种间关系中的捕食关系和环境容纳量的含义,解答此题首先要能够识图,根据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其次是正确理解环境容纳量的定义。

A、据图中曲线变化可知,甲的数量最先达最大值,随着乙数量的增加,甲的数量在减少,推测甲为被捕食者兔子,乙为捕食者狼,正确;

B、K值是指在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兔的K值接近C、D点对应的数值,狼的K值接近B点和最低点之间一半对应的数值错误

C、甲的数量最先达最大值,随着乙数量的增加,甲的数量在减少,代表的是捕食关系,正确;

D、据图分析可知,第3年时兔子的数量在下降,因此狼的数量会因缺乏食物而下降,正确。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乙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图丙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的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目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CD段变化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期。

2)图乙中所示细胞分裂的前一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排列的特点是_________

3)图乙中,细胞处于图甲中的_____段,对应于图丙中的_____

4)图乙中,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注射卡介苗后,经一段时间,血液中会出现抵抗结核杆菌的抗体,这种抗体属于

A.氨基酸B.脂类

C.蛋白质D.糖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A. 种群密度

B. 出生率和死亡率

C. 迁入率和迁出率

D.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据图分析回答下列关于分子与细胞的问题

I:分析下图并完成有关问题:

1)图中A________B______D_______。如果把DNA换成RNA,则B________E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小麦细胞中,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共有_______种,彻底水解小麦细胞中的核酸,可以得到________种物质;在HIV中的核酸彻底水解共有________种物质。

II 图甲是某化合物(以下称化合物甲)的结构简图,图乙是物质通过细胞膜出入细胞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构成化合物甲的单体有__________种,这些单体形成化合物甲时发生的反应叫做______________,此反应是在细胞的___________中进行的。

2)如果图乙代表细胞膜,则图乙的_________ (上方下方”)是细胞膜的外侧,AB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备细胞膜常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材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曾将番茄和水稻分别培养在含有Mg2Ca2SiO44-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番茄吸收了大量的Mg2Ca2,却几乎不吸收SiO44-,水稻则吸收了大量的SiO44-。这说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_______________,细胞膜的这个特性与膜中____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该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肽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

(2)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_____种单体组成,有_____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____分子水。

(3)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个羧基,它们的位置___________

(4)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需要机体的调节机制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下图是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请回答相关问题。

(1)寒冷刺激时,皮肤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以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传到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在完成该反射的过程中,传递神经信号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请写出完成该反射的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兴奋产生前某离子在神经元膜内和膜外的浓度分别是15 mmol/L、145 mmol/L,则该离子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下丘脑和垂体病变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___________调节。

(3)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机体产生某种抗体A,导致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比正常人多。其原因主要是该抗体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与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使甲状腺机能增强。

(4)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以通过抑制细胞X分泌__________________及细胞Y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减少抗体A的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的量。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

A. 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

B. 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

C. 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

D. 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 

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释放e激素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