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人体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调控的结果。如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进入低温环境后,图中信息分子A、B、C、D的释放量均有所增加
B. 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通常需要信息分子E和抗原的共同作用
C.与调节方式乙相比,甲的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大、反应迅速
D.信息分子A、B、C、D、E的化学本质均为有机物,其中E为糖蛋白
【答案】B
【解析】
据图分析,信号分子A表示神经递质,信号分子B表示抗利尿激素,信号分子C表示促甲状腺激素,信号分子D表示甲状腺激素,信号分子E表示淋巴因子。
A、进入低温环境后,进行神经-体液调节,进而增加产热量,则图中信息分子ACD释放量增加,而寒冷时,排尿量增加,则抗利尿激素减少,A错误;
B、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才能增殖分化,信息分子E能增强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B正确;
C、甲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乙调节方式为体液调节,则甲的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小、反应迅速,C错误;
D、信息分子A所示的神经递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氨基酸类、一氧化氮等,其中的一氧化氮属于无机物,信息分子E为淋巴因子,D错误。
故选B。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d处波动可能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B. “竭泽而渔”会使鱼的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C. 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的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
D. c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与环境容纳量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以18O为线索绘制的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物质转化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主要经过CO2固定和还原阶段
B.②过程与丙酮酸转化为CO2和[H]相伴随
C.③过程需要叶绿素,但不需要酶参与
D.④过程需要的[H]来自线粒体中的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们在面积6.7 hm2,水深1.5~2.0 m的池塘中进行“海蜇—中国明对虾—缢蛏—褐牙鲆”综合养殖,下图表示该养殖区食物网(部分),试回答有关问题:
(1)流经该综合养殖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是____,浮游单胞藻和底栖硅藻分布在不同水层体现了生物群落具有____结构,影响两类藻细胞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
(2)在能量传递途径“浮游单胞藻、底栖硅藻→浮游动物→鳀鱼、扇贝→中国明对虾”中不止4条食物链,其主要依据是____。褐牙鲆的粪便可为浮游单胞藻的生长、增殖提供____。
(3)实际生产中往往需要向池塘中专门投入较大量的中国明对虾和褐牙鲆饵料(如鳀鱼和扇贝下脚料),一是因为中国明对虾和褐牙鲆处于较高营养级,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的特点,使它们通过食物链获得的能量较少,二是因为人们希望____,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4)长期养殖实践表明,综合养殖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还能够有效提高浮游植物的多样性,降低中国明对虾流行病害的发生。试从生态系统稳定性角度分析其可能的原因: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A、B、C是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B.B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其体细胞染色体数为8
C.染色体①上同时出现基因B、b的原因一定是交叉互换
D.在同一个生物体的睾丸内,可观察到A、B、C三种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已学的知识,分析下列曲线或柱状图,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第2、3阶段增长速率先快后慢
B. 乙图可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离体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C. 丙图表示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术后,随时间变化短期内小狗血液中三种激素的相对含量变化,分析可知a可以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 丁图表示在抗体过程中各种膜结构的面积变化,a、b、c所代表的膜结构名称以及放射性标记出现的先后顺序为:a内质网―→b高尔基体―→c细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生产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括植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
B.肉食性动物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5.4×103kJ/m2·y
C.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1.12×105kJ/m2·y
D.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3表示图2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细胞中,“能量通货”ATP产生的场所有( )_____________。肺炎球菌细胞的结构与图1细胞相比,在细胞核方面应没有核仁、染色质及( ) _________,在其细胞质中应只有( )___________细胞器。
(2)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A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图2中的_______细胞所处的时期。
(3)若图1示人体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图2中______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
(4)图3中a~c表示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_,Ⅲ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__细胞,由Ⅲ变化为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其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类似(如下图所示)。图中引物为单链DNA片段,它是子链合成延伸的基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第四轮循环产物中PCR方法扩增出的目的基因片段只有8个
B.设计引物时需要避免引物之间形成碱基互补配对而造成引物自连
C.退火温度过高可能导致PCR反应得不到任何扩增产物
D.第四轮循环产物中同时含有引物A和引物B的DNA片段所占的比率为15/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