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某同学做了一个实验:用碘液检验一块干面包,面包变成了蓝色;然后咀嚼另一块同样的干面包,并用本尼迪特溶液(可使麦芽糖变成红黄色)检验,结果咀嚼后的面包变成红黄色。于是他得出了结论:面包被咀嚼后,其中的淀粉变成了麦芽糖。作这样的结论不科学在于

A.未检验咀嚼后的面包中是否仍含有淀粉
B.未检验唾液中是否含淀粉
C.未检验咀嚼前干面包中是否含麦芽糖
D.未考虑面包的制作时间的长短

C

解析试题分析:面包咀嚼后能使本尼迪特试剂变色的原因可能是淀粉水解成还原糖,也可能是面包中原有还原糖。
考点:本题考查实验方案设计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实验设计中的对照原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正确的是

A.探究不同类型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实验,取样器大小是无关变量,使用不同的取样器会得到相同的结论
B.DNA溶于酒精溶液,而细胞中的蛋白质不溶于酒精溶液,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分离
C.估测土壤浸出液中的细菌数量,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D.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黄绿色色带距离点样处最近,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含量最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实例中不能反映该特点的是

A.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B.变形虫能伸出伪足 
C.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D.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叶绿体的结构与蓝藻十分相似,科学家在研究叶绿体起源时,提出一种假说,即细菌将蓝藻内吞后形成共生体,最后逐步演化为植物细胞。下列哪项不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叶绿体和蓝藻一样都具有光合色素
B.叶绿体和蓝藻一样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叶绿体含有DNA和RNA,在遗传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D.组成叶绿体和蓝藻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温度和pH值分别属于

A.自变量和因变 B.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C.自变量和无关变量D.自变量和自变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图中刚开始释放出的A 、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

C18O2

 

A.1:2    B.8:9     C.2:1      D.9: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

A.能利用光能合成糖类
B.是发生柠檬酸循环的场所
C.能对分泌物进行加工
D.是大分子有机物进行水解的场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不具有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是

A.染色体与核糖体   B.中心体与核糖体
C.中心体与线粒体    D.高尔基体与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每种蛋白质都有20种氨基酸构成
B.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一定是同种蛋白质
C.蛋白质具多样性,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D.高温低温均会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且这种改变是不可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