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的4个家系,带阴影的为遗传病患者,白色表现正常。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可能是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B.肯定不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
C.家系甲中,这对夫妇再生一患病孩子的几率为1/4
D.家系丙中,女儿不一定是杂合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取一段玉米胚芽鞘,切去顶端2 mm,在上端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下端放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如图甲所示,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上)。过一段时间检测,发现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如图乙所示)。该同学就此实验得出结论:①下端琼脂块上的生长素来自上端的琼脂块;②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关于这个实验与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 )
A.从该实验不能得出结论①,也不能得出结论②
B.这个实验设计严密,实验与结论间推理正确
C.如果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就可以得出结论②
D.这个实验结论是“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2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西北部的欧洲玉米螟与东部的亚洲玉米螟由于信息激素的不同而存在生殖隔离,但从外貌上几乎无法区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于外貌形态相同,因此它们属于同一个物种
B.由于具有生殖隔离,因此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
C.无法判断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2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实施基因工程的最终目的是 ( )
A.定向提取生物体的DNA分子
B.定向地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
C.在生物体外对DNA分子进行改造
D.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2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3(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课题小组在调查人类先天性肾炎的遗传方式时,发现某地区人群中双亲都患病的几百个家庭中女儿全部患病,儿子正常与患病的比例为1∶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选择在家系中进行调查,而调查发病率则应选择在 中进行调查。
(2)“先天性肾炎”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调查的双亲都患病的几百个家庭中的母亲中杂合子占 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检测技术利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有先天性肾炎家系中的女性怀孕后,可以通过基因检测确定胎儿是否存在遗传病,如果检测到致病基因,就要采取措施终止妊娠,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由于基因检测需要较高的技术,你能否先从性别鉴定角度给予咨询指导?如何指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2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3(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遗传病(A、a)的家系图,据图可以作出的判断是( )
A.母亲肯定是纯合子,子女是杂合子
B.该遗传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C.该遗传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D.子女中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父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2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2(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纯种的某二倍体植物品种甲(AA)与近缘纯种乙(EE)杂交后,经多代选育出如下图所示的新品种丙(图中的同源染色体黑色部分是来自品种乙的染色体片段,品种甲没有此片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杂交选育过程中一定发生过染色体结构上的变异
B.杂交选育过程中一定发生过DNA上碱基对的替换
C.品种丙的产生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品种丙自交后代中有1/2个体能稳定遗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2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1(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①和②表示某精原细胞中的一段DNA分子,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①和③所在的染色体都来自父方
B.③和④的形成是由于染色体易位
C.③和④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了重新组合
D.③和④形成后,立即被平均分配到两个精细胞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2 第3章 基因的本质1(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肺炎双球菌有光滑型(S型)和粗糙型(R型)两种类型。其中S型细菌外面有多糖类的荚膜,有致病性,其菌落是光滑的;R型细菌外面没有荚膜,无致病性,其菌落是粗糙的。请分析下列实验并回答问题。
(1)S型肺炎双球菌有不同的亚型,其主要区别在于构成荚膜的多糖存在差异。格里菲思将S -Ⅲ型菌在特殊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从中分离出R -Ⅱ型菌。由此判断,R -Ⅱ型菌的出现是 的结果。
(2)格里菲思又利用S型菌和R型菌做了如下实验:
对上述现象的正确解释是R -Ⅱ型菌从 中获得了 ,导致细菌转化,从而恢复了形成荚膜的能力。
(3)在格里菲思所做实验基础上,艾弗里设计了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如图所示)。在艾弗里设计的实验中,最关键的思路是,首先从 ____________,
然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艾弗里所做的实验中,设置1~5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说明 。5、6组实验结果说明 。
(5)在格里菲思所做的实验中,灭活S -Ⅲ型菌的加热温度是60℃~65℃。在此温度条件下,DNA失活是因为DNA分子发生 ;但当恢复至适宜温度后,DNA分子又会 ,保持其遗传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