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图甲表示神经元的部分模式图,图乙表示某种突触传递:当兴奋传至突触小体时,引起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简称NE),在突触间隙中,NE将发生如图所示的结合或摄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未受刺激时,电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
B.兴奋由图甲传导至图乙时,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C.NE类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前膜后抑制NE释放属于反馈调节
D.兴奋在乙图中可发生双向性传递

分析 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解答 A、未受刺激时,电表测得的为两点膜外的电位差,若测静息电位,需将电流表的一侧电极放到膜内,A错误.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中膜两侧离子浓度的恢复为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
C、由图乙可知,神经递质可与突触前膜的受体结合,进而抑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这属于负反馈调节,C正确.
D、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是单向的,D错误.
故选:C.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以及突触上的传递以及特点,兴奋的产生以及传导,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2•盐城二模)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其中含3H的DNA分子数为

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由向光性实验可知,植物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光刺激部位和向光弯曲部位分别是(  )
A.幼苗尖端、尖端下面一段和向光面
B.幼苗、幼苗尖短和尖端下面一段
C.幼苗尖端、幼苗尖端和尖端下面一段
D.幼苗尖端、向光面和尖端下面一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①、②、③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点以后,该群落中的灌木一定会全部被乔木取代
B.图中a-b阶段,物种②种群密度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图中b-c阶段,物种②比物种①更能耐受强光环境
D.图中0-a阶段,群落中不存在垂直分层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毛细血管壁细胞、肝脏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分别是(  )
①血浆和组织液     ②淋巴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④组织液.
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
A.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B.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C.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酶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研究小组利用酵母菌发酵葡萄生产葡萄酒.回答下列问题:
(1)欲从土壤中分离野生型酵母菌,最好采用平板划线法或者稀释涂布平板法法进行接种,经过培养后,观察培养基上微生物的菌落,从中选出酵母菌.
(2)为提高生产效率,做了对比实验.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定期测得的数据如图所示.
①实验中,可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检测酒精的生成.
②甲发酵罐提供氧气的目的是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12h后,甲、乙两发酵罐消耗的葡萄糖量之比为4:3.实验后检测发现,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原料充足、操作正确、发酵温度和pH值适宜,但酒精含量比预期低,可能的原因是酒精增多会抑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过程.
(3)在酿制葡萄酒时,加入果胶酶将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瓦解植物的和胞间层,可以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并使果汁澄清,提高葡萄酒的品质.
(4)可用酵母菌发酵生产果胶酶,生产过程中需将发酵液中的果胶酶用凝胶色谱法分离纯化,其原理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分离出的果胶酶还需进行酶活性的测定,以单位时间内果汁的体积大小表示酶活性的高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细胞核中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B.DNA复制过程需要核糖核苷酸、酶和ATP等
C.DNA复制过程中,解旋和复制是同时进行的
D.DNA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为15%)、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图甲中a曲线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图乙中细胞呼吸有关曲线的数据需在无光(或黑暗)条件下测量.
(2)由图丙可知,40℃时,植物体不能(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5℃时的状态可用图甲中B(填“A”、“B”或“C”)点表示.
(3)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25℃最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