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是反射弧示意图,其中E表示感受器、A表示效应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进行电刺激,则在A、E处均能测到膜电位变化
B、②处进行电刺激,则该处膜内电位将由正变负
C、②处进行电刺激,引起A规律性应答并非反射现象
D、①处进行电刺激,能引起C处释放递质、传导兴奋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专题: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B、C、D、E分别是效应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和感受器.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 解:A、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①处进行电刺激,只能在A处测到膜电位变化,E处则不能测到膜电位变化,A错误;
B、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所以②处进行电刺激,则该处膜内电位将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B错误;
C、②处位于传入神经纤维上,进行电刺激,能引起A规律性应答;但由于兴奋不是从感受器传导而来,所以不属于反射现象,C正确;
D、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①处进行电刺激,不能引起C处释放递质、传导兴奋,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及神经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大豆幼苗进行一段时间的单侧光照射后,幼苗会向光生长
B、生长素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C、赤霉素与生长素对促进植物细胞生长有相似的效应
D、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下列对于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B、递质是一种化学信号
C、递质可能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
D、递质传递是双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只是淋巴
B、腹泻导致细胞脱水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
C、气温过高中暑时,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D、蛋白质长期摄人不足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某小岛上的一种啄木鸟,其喙长分布如甲图,而其唯一的食物是一种在树干中的虫.这种虫在树干的深度分布如乙图.有四位同学围绕“下一代鸟喙的可能长度如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四位同学的观点分别阐述如下,其中合理的是(  )

①下一代鸟的喙都比亲本长,因为较长的鸟喙是生存所必需的;
②下一代鸟的喙都比亲本短,因为在树干浅处就很容易捕捉到虫;
③下一代鸟的喙不一定比亲本长,因为变异是随机的;
④下一代鸟的喙不一定比亲本长,仅一代的时间还不能进化成较长的喙.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取样调查法可获知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
B、调查研究同一地点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可揭示群落的种间关系
C、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D、群落中的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为突触结构,下列关于图中结构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B、②中的内含物释放至⑥中发挥效应是与结构④有关
C、②中的内含物释放至⑥中主要是与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D、⑥中存在能够快速催化②中的内含物分解的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突触小体内的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B、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树突细胞体轴突
C、神经调节过程不一定要经过反射弧
D、神经调节作用的时间较短,但范围较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组分时,首先将线粒体放在低渗溶液中获得涨破的外膜,经离心后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再用超声波破坏线粒体内膜,破裂的内膜自动闭合成小泡,然后用尿素处理这些小泡,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请分析回答:

(1)研究人员发现,在适宜成分溶液中,线粒体含F0-F1内膜小泡能完成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即实现
 
的氧化,生成
 
,并能合成大量ATP.
(2)线粒体内膜上的F0-F1颗粒物是ATP合成酶(见图2),其结构由突出于膜外的亲水头部和嵌入膜内的
 
尾部组成,其功能是在跨膜H+浓度梯度推动下合成ATP.为了研究ATP合成酶的结构与合成ATP的关系,用尿素破坏内膜小泡将F1颗粒与小泡分开,检测处理前后ATP的合成.若处理之前,在
 
条件下,含
 
颗粒内膜小泡能合成ATP;处理后含
 
颗粒内膜小泡不能合成ATP,说明F1颗粒的功能是催化ATP的合成.
(3)将线粒体放入低渗溶液中,外膜涨破的原理是
 
.用离心方法能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原因是
 
.线粒体基质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有
 
(填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丙酮酸 c.葡萄糖  d.ATP    e.核苷酸   f.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