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某植物的抗性(R)对敏感(r)为显性,如图表示甲、乙两个地区在T1和T2时间点,RR、Rr和rr的基因型频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区基因型频率变化更大,T2时刻产生了新的物种

B. T2时刻,乙地区该植物种群中R基因的频率约为20%

C. 突变率不同是导致甲、乙地区基因型频率不同的主要原因

D. 据图可知,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答案】B

【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生物进化是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甲地区T2时间不一定产生生殖隔离,A错误;乙地区T2时刻,RR约为0.1,rr约为0.7,Rr约是0.2,因此R的基因频率是(0.1+0.2÷2)×100%=20%,B正确;甲乙地区基因型频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自然选择,C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其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pH或温度的变化趋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点适当提高温度,反应速率将增大

B.由图可知,D点和H点对应的条件是储存酶的较佳条件

C.图中E点对应的条件为该酶的最适pHH点对应的条件为该酶的最适温度

D.由图可知,酶具有高效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玉米的花药进行组织培养,单倍体幼苗期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该过程不考虑基因突变)。在此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ef过程中细胞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B. Cd过程相比,de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C. 秋水仙素作用于C点之前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D. e点后细胞内染色体组最多时有4个,且各染色体组基因组成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影响小麦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某科研小组将小麦幼苗置于密闭玻璃钟罩内并持续给予10 klx光照,钟罩内CO2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假定实验过程中小麦幼苗的细胞呼吸强度不变)。回答下列问题:

1CO2被吸收后与植物体内的___化合物结合而被固定,A点处产生NADPH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____

2B点处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细胞呼吸强度。

3)在B点处突然停止光照,小麦幼苗的光合速率却不为0,原因是___

4)若降低钟罩内CO2的起始浓度,B点位置将会___(填“左移”、“右移”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用32P标记噬菌体并侵染细菌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①32P标记的是噬菌体外壳的磷脂分子和内部的DNA分子

B. 过程②应短时保温,有利于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C. 过程③离心的目的是析出噬菌体外壳,使被感染的大肠杆菌沉淀

D. 过程④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说明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多年生楨物的花色有红色、黄色和白色三种。为研究该植物花色的遗传(不考虑交叉互换),先后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甲的花色为___________F2中黄花植株的某因型有___________种。

(2)已知另外一对基因会影响花色基因的表达,实验人员在实验一的F1中发现了一株白花植株,其自交产生的F2中红花植株:黄花植株:白花植株=9649

实验人员推测:F1中出现白花植株的最可能的原因是这对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请从甲、乙、丙中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上述推测是正确的(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骏结果)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某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水稻根尖中,发现一个如下图所示的细胞(图中表示该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其他染色体均正常),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A.a基因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其亲代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B.该细胞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一定没有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C.该细胞产生的各项变异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进行观察

D.该细胞的变异均为可遗传变异,都可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和②与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有关

B.在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和RNA通过③运输到细胞核

C.④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D.细胞内的①和⑤都不含磷脂分子或核糖核酸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紫色洋葱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它的叶分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下面以下图的紫色洋葱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1)若想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所用的实验材料是_____________,一般_____________(需要或不需要)染色。

2)若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常用的理想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这样选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所用的最佳材料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图1是利用紫色洋葱管状叶的叶肉细胞进行的质壁分离实验现象。外界溶液是滴入少量红墨水的03g/m1的蔗糖溶液,则图中B处的主要颜色是_____________

4)图2是分离洋葱管状叶叶绿体中色素得到的滤纸条,由该结果可知洋葱管状叶________

A.色素的种类

B.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C.不同色素的相对含量

D.各种色素的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