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乙酰胆碱是一种可引起受体膜产生动作电位的神经递质,能特异性地作用于各类乙酰胆碱受体.当人体被银环蛇咬了后会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反应.如图甲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细胞①的名称是吞噬细胞,物质A是淋巴因子,细胞③通过增殖、分化(或分裂、分化)过程产生细胞④⑤.
(2)在图甲中的①~⑤细胞中,不能识别α银环蛇毒的细胞代号是⑤(填代号),物质B与α银环蛇毒结合发生在内环境.
(3)人被毒蛇咬伤后会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4)当兴奋传导到图乙⑥处时,其膜内的电位是正电位.由图乙可知,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α银环蛇毒代替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递.
(5)在野外工作的科研人员,为防止银环蛇伤害,一般要进行预防接种.如图2曲线A、B表示甲、乙两人第一次注射α银环蛇毒的抗体血清、α银环蛇毒疫苗后血液中的α银环蛇毒的抗体含量,请在图中分别画出第二次两人均注射等量α银环蛇毒疫苗后血液中α银环蛇毒的抗体含量变化曲线(曲线线形按A、B线形).

分析 分析图甲:①是吞噬细胞、②是T淋巴细胞、③是B淋巴细胞、④是记忆B细胞、⑤是浆细胞;物质A为淋巴因子、物质B为抗体.
分析图乙:图乙是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其中⑥是突触小体.

解答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甲中细胞①是吞噬细胞,物质A是淋巴因子;细胞③是B细胞,其通过增殖、分化(或分裂、分化)过程产生细胞④记忆细胞和⑤浆细胞.
(2)图甲中,①是吞噬细胞、②是T淋巴细胞、③是B淋巴细胞、④是记忆B细胞、⑤是浆细胞,其中只有⑤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物质B是抗体,主要分布在内环境中,因此其与抗原(α银环蛇毒)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3)人被毒蛇咬伤后,产生恐惧感,感觉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参与属于体液调节,故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4)兴奋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由图乙可知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蛇毒能代替乙酰胆碱与乙酰胆碱受体的结合,进而阻碍兴奋传递到突触后膜.
(5)二次免疫应答快而强,且产生抗体的数量多,因此甲、乙两人第一次注射α银环蛇毒的抗体血清、α银环蛇毒疫苗后血液中的α银环蛇毒的抗体含量如图3,则第二次两人均注射等量α银环蛇毒疫苗后血液中α银环蛇毒的抗体含量变化曲线(曲线线形按A、B线形)如图:

故答案为:
(1)吞噬细胞   淋巴因子    增殖、分化(或分裂、分化)
(2)⑤内环境
(3)神经-体液调节
(4)正电位     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
(5)见下图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综合考查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要求考生识记免疫调节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名称;识记体液调节的过程和神经调节的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蛋白质由两条肽链组成,连接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的肽键共有198个,翻译模板mRNA中有A和G共有200个,则转录成该mRNA的DNA分子中,最少有C和T多少个(  )
A.400B.200C.600D.8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T4溶菌酶在温度较高时易失去活性,科学家对编码T4溶菌酶的基因进行改造,使其表达的T4溶菌酶的第3位的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在该半胱氨酸与第97为的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了一个二硫键,提高了T4溶菌酶的耐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4溶菌酶低温处理后恢复到最适温度,较处理前酶的活性明显降低
B.T4溶菌酶在温度较高时易失去活性是因为肽链断裂
C.蛋白质工程可以制造新蛋白质或改造现有蛋白质
D.耐热的T4溶菌酶是一种直接制造出的新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简答假设如图为某动物精巢内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曲线图(1为精原细胞的分裂间期).

①图中2-4时期的细胞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这细胞有20条染色体,有10对同源染色体.
②图中8时期是第二次分裂后,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
③图中4发展至5,染色体数发生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④图中7发展至8时期,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染色单体分离并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其子细胞(9)的名称是精细胞.
⑤请在本题图的空白坐标上画出该细胞减数分裂过程DNA分子数目变化曲线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当人体皮肤创伤,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免疫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代表细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免疫过程为体液(细胞、体液)免疫.
(2)细菌作为抗原进入内环境后,首先被巨噬细胞加工处理.
(3)B细胞与抗原结合后,在一些细胞因子(如图中IL-2)的协助下,分裂、分化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前者分泌大量的抗体进入到血液中,后者留在体内对同一类型的病原体再次入侵作出快速而猛烈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红眼(W)雌果蝇和白眼(w)雄果蝇交配,F1全是红眼,F1自交所得的F2中,性状表现见下表.则F2卵细胞中具有W和w及精子中具有W和w的比例是(  )
性状
性别
红眼白眼
雌性121只0只
雄性60只59只
A.卵细胞:W:w=3:1;精子:W:w=3:1B.卵细胞:W:w=3:1;精子:W:w=1:1
C.卵细胞:W:w=1:1;精子:W:w=3:1D.卵细胞:W:w=1:1;精子:W:w=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化反应,其中有(  )
A.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
B.酶与激素的合成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D.脂肪在消化道内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如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H${\;}_{2}^{18}$O,那么水中的18O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COOH
B.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这表明a是主动运输过程
C.上图中与③不直接相通,但膜成分最为相似的是高尔基体,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该细胞中,则出现3H的部位依次为①③②⑥⑤④
D.与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湖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TP被喻为生物体的“能量货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TP中的A指的是腺嘌呤

B.ATP与ADP的互相转化可以实现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C.在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不需要酶催化

D.ATP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很高,从而保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