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在水肥充足条件下,观测了玉米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日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消耗ATP最快的时刻是15:00
B.根吸水能力最强的时刻是12:00
C.直接引起蒸腾速率变化的生理指标是气孔阻抗
D.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C02浓度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南省益阳市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乳酸在转变成葡萄糖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
B.葡萄糖经有氧呼吸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C.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可在叶绿体基质中作为还原剂
D.02进入肝脏细胞的线粒体能使肝脏细胞内的ADP含量迅速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8月选考模拟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原因是基因突变,即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A-T替换成了T-A。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结构发生改变
B.产生新的基因
C.说明基因突变具有可逆性的特点
D.说明基因能控制生物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9.11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下面光合作用图解,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⑤过程发生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B.⑥过程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
C.图示①~④依次为[H]、ATP、CO2、(CH2O)
D.②不仅用于还原C3化合物,还可促进③与C5的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9.11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高等绿色植物体内的部分生理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有Ⅰ、Ⅲ
B. 阶段Ⅰ生成的[H]可作为还原剂用于⑤过程生成水
C. 过程①④⑤可为叶肉细胞吸收Mg2+等提供动力
D. 过程③④⑤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9.11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波长(nm) | 400 | 450 | 500 | 550 | 600 | 670 | 700 | |
吸收光能百分比(%) | 叶绿素a | 40 | 68 | 5 | 15 | 16 | 40 | 16 |
全部色素 | 75 | 93 | 50 | 35 | 45 | 75 | 35 | |
A.02的释放速率变化与全部色素吸收光能百分比变化基本一致
B.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时,叶绿体中C3的量会增加
C.该植物缺乏Mg时,叶绿素a吸收的光能百分比的减少幅度更大
D.环境温度降低,该植物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广西桂林中学高三上学期8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一生物技术实践】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方面的问题:
(1)传统发酵技术应用十分广泛,果酒和果醋就是常见例子。当发酵装置由果酒酿造转为果醋酿造时,首先要提高 ,其次要注意通入 。
(2)微生物培养基通常在压力为lOOkPa,温度为 ℃条件下,灭菌15至30min,然后待培养基冷却至 ℃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3)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 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进行菊花组织培养时,一般将pH控制在 左右,温度控制在18℃至22℃,并每天光照12h。
(4)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蒸馏、压榨和萃取等,柑橘芳香油的制备通常使用 法。为提高出油率,需要将柑橘皮干燥去水,并用 浸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新疆哈密地区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一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果蝇交配产生的子二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
B.眼色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C.眼色和性别表现为自由组合
D.子二代红眼雌果蝇有两种基因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省高二5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兰科珍稀花卉很难获得成熟种子。为尽快推广种植,可应用多种技术获得大量优质苗,下列技术中不能选用的是
A.利用茎段扦插诱导生根技术快速育苗
B.采用花粉粒组织培养获得单倍体苗
C.采集幼芽嫁接到合适的其他种类植物体上
D.采用幼叶、茎尖等部位的组织进行组织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