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是分解者、B是生产者,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
B. | ①②⑥中碳的循环主要以CO2和含碳有机物形式进行 | |
C. | 当前的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⑦过程造成的 | |
D. | 农业生产中的中耕松土可以增大⑤过程 |
分析 1、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形式为有机物.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途径)或硝化细菌等的化能合成作用完成的.大气中CO2的主要来源: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动植物的细胞呼吸.
2、分析题图:A是分解者,B是生产者,C是消费者.④光合作用或者化能合成作用,③⑤⑧分别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呼吸作用,⑦是化石燃料的燃烧,⑥是消费者摄食.
解答 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A是分解者,B是生产者,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A错误;
B、①②⑥是生物群落中的碳循环,其中碳的循环形式以含碳有机物形式进行,B错误;
C、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骤然增多导致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而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原因,因此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⑦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造成的,C正确;
D、图中⑤过程为消费者(动物)的有氧呼吸过程,动物一般在地面活动,所以农业生产中的中耕松土对⑤过程几乎没有影响,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结合碳循环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和数字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植物细胞新细胞壁的形成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D表示内质网
B.C是高尔基体,E的主要成分是加工后的多肽链
C.该细胞的核基因此时不能转录,但是能够进行翻译
D.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和功能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进行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 | |
B. |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接种的常用方法 | |
C. | 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方法 | |
D. | 制果醋时瓶口先通气后密封,而制果酒时需要始终通入氧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人体内任一反射都需B、C、D三种类型神经细胞参与 | |
B. | 在皮肤细胞A处给与一个刺激,电流计的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 | |
C. | 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可以产生反应 | |
D. | 兴奋在细胞B、C、D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①为某大分子的单体,则其最可能是核苷酸 | |
B. | 若②在人体内具有保温作用,则②还含有N、P元素 | |
C. | 若③为生物大分子,则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有4种 | |
D. | 若④为糖原,则当动物血糖较低时其会水解成葡萄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开始 | 第2天 | 第4天 | 第6天 | 第8天 | ||||||
A | B | A | B | A | B | A | B | A | B | |
叶片光合速率umol/m2.s) | 5.5 | 5.5 | 5.5 | 5.5 | 5.0 | 5.6 | 4.1 | 4.8 | 2.5 | 4.7 |
叶片叶绿素含量(mg/g) | 4.5 | 4.5 | 4.5 | 4.4 | 4.5 | 4.3 | 4.0 | 4.4 | 3.7 | 4.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7}{16}$ | B. | $\frac{9}{16}$ | C. | $\frac{1}{16}$ | D. | $\frac{3}{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