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试管号 | GA 溶液 | 缓冲液 | 水 | 半粒种子 10个 | 实验步骤 | 实验 结果 | |
步骤1 | 步骤2 | ||||||
1 | 0 | 1 | 1 | 带胚 | 25 ℃保温 24 h后去 除种子, 在各试管中 分别加入 1 mL淀粉液 | 25 ℃保温10 min后各试管中分 别 加 入 1 mL碘液,混匀后观察溶液颜色深浅 | ++ |
2 | 0 | 1 | 1 | 去胚 | ++++ | ||
3 | 0.2 | 1 | 0.8 | 去胚 | ++ | ||
4 | 0.4 | 1 | 0.6 | 去胚 | + | ||
5 | 0.4 | 1 | 0.6 | 不加种子 | ++++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科学家发现多数抗旱性农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细胞液的渗透压,此代谢产物在叶肉细胞和茎部细胞中却很难找到。
(1)该代谢产物能够使细胞液的渗透压 (填“增大”或“减小”)。
(2)这种代谢产物在茎部和叶肉细胞中很难找到,而在根部细胞中却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3)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旱敏基因)。R、r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r:ATAAGCATGACATTA;R:ATAAGCAAGACATTA。抗旱基因突变为旱敏基因的根本原因是 。研究得知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 实现的。
(4)已知抗旱性和多颗粒属于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颗粒由D决定,少颗粒由d决定),且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纯合的旱敏性多颗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性少颗粒植株杂交,F1自交:
①F2抗旱性多颗粒植株中双杂合子占的比例是。
②若拔掉F2中所有的旱敏性植株后,剩余植株自交。从理论上讲F3中旱敏性植株的比例是 。
③某人用一植株和一旱敏性多颗粒的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性状的统计结果显示:抗旱∶旱敏=1∶1,多颗粒∶少颗粒=3∶1。若只让F1中抗旱性多颗粒植株相互授粉,F2的性状分离比是 。
(5)请设计一个快速育种方案,利用抗旱性少颗粒(Rrdd)和旱敏性多颗粒(rrDd)两植物品种作亲本,通过一次杂交,使后代个体全部都是抗旱性多颗粒杂交种(RrDd),用文字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请根据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佳时期是上图中 图像(填字母)。
(2)能否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原因是 。
(3)某些金属元素对细胞分裂有较大的影响。请设计实验探究氯化铝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提示:细胞分裂程度可用细胞分裂指数来表示,即分裂中期细胞数与所观察的细胞总数的比值)
材料用具:洋葱、1.0 g/L的AlCl3溶液、显微镜、解离液、龙胆紫溶液、蒸馏水、镊子、烧杯、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等。
实验步骤:
①将两组同一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洋葱分别放入盛有水的A、B培养皿中,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约38~48 h后洋葱萌生新根。
②在A培养皿中加入10毫升1.0 g/L的AlCl3溶液,B中加 。
③培养相同时间后,各取A、B培养皿中生长状况相同的洋葱根尖若干,制成 。
④观察A、B中各100个细胞,分别计算 。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结果:A培养皿中洋葱根尖的分裂指数明显大于B。
结论:氯化铝对细胞分裂有促进作用。
②结果:A培养皿中洋葱根尖的分裂指数和B相差不大。
结论:氯化铝对细胞分裂没有影响。
③结果: 。
结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某新能源研究兴趣小组尝试用木薯块根的淀粉制备燃料酒精。他们用酶将木薯淀粉降解成单糖。查阅资料后,安装的酒精发酵装置、采用的发酵条件如图。
(1)向发酵瓶中加入5 g酵母菌开始实验。发酵初期,通气阀①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并在A通气口处打气,以利于 ;实验过程中,通气阀②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目的是 。
(2)第3天,取出少量发酵液,滴加含有 的浓硫酸溶液来检测酒精。
(3)检测后发现,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确、发酵温度和pH适宜,但酒精含量(+)比预期低,他们展开了讨论,认为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如 ,请设计实验对此因素进行探究并预测实验结果(用表格形式呈现;用“+”表示酒精量,最高含量为“+++++”)。
(4)请对预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呼吸的过程和原理、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对细胞呼吸的理解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 。
(2) 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 ,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 。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
实验器具: 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
实验试剂: 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 3 g/mL 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
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 和Y 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 (填代号)。
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 ,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 ,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
③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
(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胡萝卜素提取和酶应用方面的问题:
(1)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通常在萃取前要将胡萝卜粉碎和 ,以提高萃取效率;水蒸气蒸馏法 (填“适合”或“不适合”)胡萝卜素的提取,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定萃取物中是否含有胡萝卜素时,通常可采用 法,并以_______ 样品作为对照。
(2)若要提高衣物上血渍的去除效果,可在洗衣粉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
酶,因为该酶能将血红蛋白水解成可溶性的 或 ;若要提高衣物上油渍的去除效果,洗衣粉中可添加 酶;使用加酶洗衣粉时,水温过低或过高时洗涤效果不好的原因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自开展“南京莫愁湖物理生态示范实验研究”开始,相继引种了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共计10余种,在围隔区内已经形成了以沉水植物为优势的水生植物群体。试验区内营养盐的浓度得到有效控制,如试验区内氨氮和总氮仅分别为试验区外的和,有效地改善了水质。
(1)此项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有 、 、
、__________ 和 。
(2)生态工程的调控机制是 ,主要利用的能源是 。
(3)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如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 ,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 ;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 内才能进行。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 。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含有 。
(4) 图展示了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其遗传物质在存在方式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特点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示意图。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
(1)在该基因工程中,抗虫基因属于 ,离体棉花叶片组织属于 。
(2)在抗虫棉的转基因培养过程中,重组质粒的导入不是直接导入棉花体细胞,而是通过土壤农杆菌间接导入的,这主要是利用了农杆菌对 植物和 植物的感染能力,因为这些植物体在受到损伤时,伤口处细胞会分泌 化合物,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细菌体内的Ti质粒中 片段可以转移到棉花细胞并整合到棉花细胞的染色体上。
(3)抗虫基因是否导入棉花细胞,可以通过 基因进行检测,抗虫基因是否整合到棉花细胞染色体上可以通过 分子杂交检测,抗虫基因是否转录可以通过_______ 分子杂交检测,抗虫基因是否表达可以通过 分子杂交检测,而抗虫棉是否能抗虫的个体检测方法则是进行饲喂实验。
当个体水平检测已经证明抗虫棉具有了抗虫特性后,抗虫棉的子代一般有一部分不具有抗虫特性,这
种现象叫 ,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