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是遗传学研究常用材料之一,分析回答下列与果蝇有关的遗传学问题
(1)选果蝇作实验材料的优点是
.(至少写出2点).
(2)果蝇的体色(用A、a分别表示显、隐性基因)有灰体和黑体两种类型,对高浓度CO
2有敏感型和耐受型两种,果蝇刚毛形态(用D、d分别表示显、隐性基因)有直毛和分叉毛两种类型.针对这三对性状的实验一、二及结果如图、表所示:
实验一: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401/95/6f233b34.png)
实验二:
P | 正交:直毛敏感型♀×分叉毛耐受型♂ | 反交:直毛敏感型♂×分叉毛耐受型♀ |
F1 | 直毛敏感型(♀、♂) | 直毛耐受型(♀)、分叉毛耐受型(♂) |
F2 | 直毛敏感型(♀、♂) 分叉毛敏感型(♂) | 直毛耐受型(♀、♂) 分叉毛耐受型(♀、♂) |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①实验中控制果蝇体色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实验一中正交F
1雄果蝇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控制体色的所有基因中共含有
条脱氧核苷酸链,若只让实验一反交的F
2中灰体果蝇相互交配,则产生的F
3中纯种灰体雌果蝇所占比例为
,F
3中黑体基因的频率为
.
②实验中果蝇控制刚毛形状的基因在
染色体上,写出其反交中F
1雌雄果蝇基因型.
(3)研究发现野生果蝇正常翅(h)可以突变为毛翅(H),体内还有一对基因R、r本身没有控制具体性状,但rr基因组合时会抑制H基因的表达.如果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一个种群中正常翅果蝇的基因型有
种;基因型为RrHh的雌雄果蝇个体交配,产生的子代如果出现
的结果,则说明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对基因型相同的毛翅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子代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为3:1,那么这对果蝇的基因型可能是
(4)科学家在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B)对截刚毛基因(b)为显性.若这对等位基因存在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则刚毛雄果蝇可表示为X
BY
B或X
BY
b或X
bY
B;若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只能表示为X
BY.现有各种纯种果蝇若干,可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请完成推断过程:
①实验方法:首先选用纯种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雌雄两亲本的表现型分别为
.
②预测结果: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
,则此对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
,则此对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