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回答问题:
(1)鉴定成熟梨果肉内存在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斐林试剂,该试剂与细胞内可溶性糖中的还原性糖如葡萄糖(或果糖、麦芽糖)发生作用,形成砖红色的沉淀.
(2)鉴定花生子叶存在脂肪,所用的试剂是苏丹Ⅲ染液,染色2~3min后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可看到脂肪被染成橘黄色.
(3)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先向试管内注入2mL黄豆组织样液;然后向试管内注入2mL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试管中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摇匀后发现呈紫色.为什么只能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而不能过量?容易生成蓝色Cu(OH)2沉淀,对实验现象有遮蔽作用.
(4)做鉴定还原性糖和蛋白质的实验时,在鉴定之前,可以留出一部分样液,以做对照之用,这样会增强说服力.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解答 解:(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的实验,需要试剂是斐林试剂,需要水浴加热,该试剂与细胞内可溶性糖中的还原性糖如葡萄糖(或果糖、麦芽糖)发生作用,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
(2)鉴定花生子叶存在脂肪,所用的试剂是苏丹Ⅲ染液或苏丹 IV染液,染色2~3min后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 进行观察,可看到脂肪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
(3)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先向试管内注入2mL黄豆组织样液;然后向试管内注入2mL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试管中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摇匀后发现呈紫 色.如果双缩脲试剂B过量,容易生成蓝色Cu(OH)2沉淀,对实验现象有遮蔽作用.
(4)做鉴定还原性糖和蛋白质的实验时,在鉴定之前,可以留出一部分样液,以做对照之用,这样会增强说服力.
故答案为:
(1)斐林试剂  葡萄糖(或果糖、麦芽糖)  砖红
(2)苏丹Ⅲ染液  50%的酒精  显微镜  橘黄
(或苏丹 IV染液  50%的酒精  显微镜  红色)
(3)紫   容易生成蓝色Cu(OH)2沉淀,对实验现象有遮蔽作用
(4)对照

点评 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种酶不能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对于一个细胞来说,酶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发生变化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B和Bb的效应不同).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对应关系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组合A_BbA_bbA _BB或aa __
植物颜色粉色红色白色
(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红色植株做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都是粉色植株.请写出可能出现这种杂交结果的亲本基因型组合:AABB×AAbb,AAbb×aaBB.
(2)若不知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课题小组选用了AaBb粉色植株自交进行探究.
①实验假设: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存在三种类型.

②实验方法:该粉色植株自交.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粉色植株自交.
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
④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
a.若子代植株花色为粉色:红色:白色=6:3:7,则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如图第一种类型;
b.若子代植株花色为粉色:白色=1:l,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上图第二种类型;
c.若子代植株花色为粉色:红色:白色=2:1:1,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上图第三种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正常人的褐眼(A)对蓝眼(a)为显性,一个蓝眼男子和一个其母是蓝眼的褐眼女子结婚.从理论上分析,他们生的儿子是蓝眼的概率是(  )
A.25%B.50%C.75%D.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表示人体通过免疫系统清除体内蛇毒的过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2、3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B.细胞1、4、5都能识别抗原
C.细胞2、4的高尔基体特别发达
D.物质a有特异性,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对a、B对b为显性.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白花=1:1.若将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白花=9:7.请回答:

(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是由两对基因控制.此性状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根据F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其自交所得F2中,白花植株纯合体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
(3)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Aabb×aaBB或AAbb×aa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图甲是在20℃、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的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图乙是A植物在图甲b点的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相关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表明,A植株适宜在较强光照的环境中生存,B植株适宜在较弱光照的环境中生存.在光照强度小于a时,两株植物中光合速率较高的是B植株.上述差异是由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决定的.
(2)图甲中光照强度为0时,两植株释放的CO2来自于有氧呼吸,在细胞中参与该生理活动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若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加CO2浓度,a点的位置将会向左侧方向移动;若适当增加温度a点的位置将会向右侧方向移动.由此可以看出影响a点位置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
(3)图乙中两曲线后段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温度过高,酶的活性降低,光合作用速率因而降低.
(4)比较图乙中两曲线可知,饱和CO2浓度下获得最高产量的最适温度比大气CO2浓度下的高,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CO2浓度和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增加的幅度小于(“大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增加的幅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哺乳动物体内所有细胞的DNA都相同
B.碳在细胞中含量最多,因此碳是最基本的元素
C.一些化学元素组成化合物再组成生物体的成分
D.各种蛋白质都含有20种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毓文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膜在整个过程几乎都可看到

B.中期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

C.后期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

D.胞质分裂时在“赤道面”上向内凹陷形成环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