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研究人员发现水稻的两种矮化突变纯合体甲和乙,其突变基因分别位于第1号、第11号染色体上(有关基因用A、a、B、b表示).用甲、乙分别与野生型纯合体丙进行正反交实验得F1.F1均不表现突变性状,也不表现中间性状.田间种植F1得F2,调查F2群体中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植株数目,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组合方式
植株数
甲×丙
(F1自交)
丙×甲
(F1自交)
乙×丙
(F1自交)
丙×乙
(F1自交)
群体总植株数 385 412 345 282
突变型植株数 95 102 85 74
野生型植株数 290 310 260 208
(1)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矮化突变是由
 
性基因控制的.甲、乙、丙的基因型分别为
 
 
 

(2)若将甲与乙进行杂交得到的F1种植后得F2,预计其中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比例约为
 
.写出遗传图解.
(3)人们研究了矮化突变体与野生型幼苗对外源赤霉素的敏感性,结果如图.

实验应采取的步骤是:
①选取萌发状态相同的野生型与矮化突变型种子,分别分成等量的五组;
 
;③
 

从该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外源赤霉素对野生型和矮化突变体的影响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专题: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赤霉素,明确知识点后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然后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 解:(1)由于用甲、乙分别与野生型纯合体丙进行正反交实验得F1.F1均不表现突变性状,也不表现中间性状,所以可判断矮化突变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根据表中数据可推知:甲、乙、丙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和AABB.
(2)将甲与乙进行杂交得到的F1种植后得F2,后代中只有双显性的个体表现为野生型,所以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比例约为9:7,遗传图解如下:

(3)为研究矮化突变体与野生型幼苗对外源赤霉素的敏感性,根据图示,实验步骤为:①选取萌发状态相同的野生型与矮化突变型种子,分别分成等量的五组;②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5-30 mg/L的赤霉素溶液,适宜条件下培养;③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苗高.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外源赤霉素对野生型和矮化突变体的影响相似.
答案:(1)隐   aaBB    AAbb    AABB
(2)9:7    
遗传图解:

(3)②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5-30 mg/L的赤霉素溶液,适宜条件下培养          
③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苗高             趋势相同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乙酰胆碱的主要功能是从神经细胞携带信号到肌肉.一旦信号通过,立即发生乙酰胆碱
胆碱酯酶
乙酸+胆碱.分解后的胆碱在Na+协同下运入细胞重新合成乙酰胆碱,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防止递质长时间起作用
B、该酶是生物体内催化效率较低的酶之一
C、胆碱被运入细胞可再次利用
D、神经毒气与该酶结合可扰乱心肌信息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关于AT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人在饥饿时,ATP可水解为一个腺苷和三个磷酸
B、ATP的元素组成有C、H、O、N、P
C、ATP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和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D、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山区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由于人们滥用农药和滥捕青蛙,导致农田中的青蛙几乎消失,虫害严重,粮食减产.近年来当地村民已逐渐认识到上述做法的危害,停止使用有害农药,同时在农科所科研人员帮助下,向农田内放养一小批青蛙;几年来,虫害减少,粮食产量提高,农田内青蛙数目逐渐增多.有关科研人员对放养后青蛙种群的增长率变化情况进行取样调查,获得结果如右图.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图中a-c段内,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逐渐提高
B、在图中e点是,青蛙种群数量达到K值,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C、在测量时期内,青蛙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
D、上述情况表明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学的问题.
人类的ABO血型是由IA、IB和i三个基因控制的,如图为某家族血型遗传家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Ⅰ1和Ⅱ3的血型为O型,Ⅰ2、Ⅱ1和Ⅱ2的血型为B型.Ⅱ2和Ⅱ3的血型不同说明
 

[2]Ⅱ2与一个血型为A型的正常女子结婚,生育了一个血型为O型且患血友病(设基因为h)的儿子.
(1)该A型正常女子的基因型是
 

(2)Ⅱ2精巢中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中,i与XH发生组合的时期是
 
,IB与IB发生分离的时期是
 
.在正常情况下,其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其基因型为
 

(3)若他们再生一个儿子,其血型为B型且患血友病的概率为
 

[3]为了降低血友病患儿的出生率,产前诊断可通过
 
检查,获取胎儿的绒毛膜细胞并检测其相关
 
(染色体或基因),以确定是否终止妊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回答下面Ⅰ、Ⅱ两个小题:
Ⅰ.河流、湖泊、沼泽、沿海滩涂等湿地生态系统,享有“生物超市”、“地球之肾”等 美誉.某地为净化处理以有机物为主的生活污水而建有一人工湿地,当地的环保研究人员 对该湿地展开了生态调查研究,如图是他们绘制的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
(1)在研究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植物类群时,常用
 
法取样调查各种群的种群密度,并主要依据种群的
 
这一特征来预测某些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2)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使用价值.发挥湿地生态系统作为“生物超市”的作用,也是人们在
 
层次上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图中除C代表的部分外,其余字母代表的部分共同构成,碳在其内主要以
 
的形式进行流动.
(4)当人工湿地遭到生活污水的轻微污染时,能通过图中
 
(填字母)的降解作用消除 污染保持原状;但生活污水过量流人会使该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
 

Ⅱ.番茄为雌雄同株植物,其植株有茸毛与无茸毛、红果与黄果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基因D、d与H、h控制.有茸毛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避蚜效果,但控制有茸毛性状的基因纯合时植株不能存活.下表是关于这两对性状的两个杂交实验.
杂交组合 亲本类型 F1代表现型及数量(株)
有茸毛红果 有绒帽黄果 无茸毛红果 无茸毛黄果
♂有茸毛黄果×有茸毛红果♀ 398 0 201 0
♂有茸毛黄果×无茸毛黄果♀ 0 283 0 280
(1)根据杂交组合
 
的亲子代表现型,可以判定控制番茄
 
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有人认为,决定番茄果实颜色的基因(H、h)位于细胞质中,这一猜测的依据是两杂 交组合的F1代均表现出了
 
现象.为证实这一猜测,最简单的方法是
 

(3)若已证明上述猜测是错误的,欲进一步证明上述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可选择基因型为
 
的番茄植株自花传粉,然后根据F1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判断.若假设成立,预期F1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4)若已证明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让杂交组合甲产生的全部F1代植株自花传粉,产生的F2代能存活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在每株F1代植株产生的子代数目相等的情况下,F2代中有茸毛红果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D的基因频率为
 

(5)据报道,番茄红素具有一定的防癌效果.科学家将酵母S-腺苷基蛋氨酸脱羧酶基 因(简称S基因)导入普通番茄细胞,培育出了番茄红素高的新品种.在这一过程中,S基因是否成功导入既可根据受体细胞是否表达出
 
的性状来判断,也可用DNA探针进行检测,其后者利用的原理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有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利用这些微生物来处理废纸,可以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能源--乙醇.请参照下面的流程图,回答相关问题:

(1)①需要用含
 
、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成的培养基来培养,从中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
(2)④处接种的菌种通常是
 
,在产生乙醇(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
 

(3)在菌种的分离和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和接种工具均要进行
 
处理,利用高温处理时可使微生物的
 
等物质发生变性.
(4)在人工培养菌种时,往往需要纯化菌种.如果要在固体培养基中纯化某菌种,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有
 
 

(5)向糖液接种后,发酵产生乙醇的过程中所用的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原因是培养基中没有添加
 

(6)若接种时混入了醋酸菌,在⑤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酒精转变成醋酸?
 
.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已知神经细胞膜、肌肉细胞膜两侧离子的分布不平衡.下表表示的是哺乳动物肌肉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大小(单位:mmol/L)
离子种类 Na+ K+ 其他阳离子 其他阴离子
细胞内部 10 140 a c
细胞外部 150 4 b d
(1)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是由
 
来维持.
(2)研究发现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若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K+不再透过细胞膜,据此可推导出细胞内K+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3)静息状态下,细胞内外离子浓度能维持上述水平,其主要的原因是细胞膜上
 
的种类和数量限制了离子的出入.
(4)如图表示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及细胞对Na+和K+的通透性情况.
①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K+的通透性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②根据该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和离子通透性的变化可以推测,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由哪种离子如何变化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将洋葱表皮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将会(  )
A、通过扩散作用吸水
B、通过扩散作用失水
C、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D、通过渗透作用失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