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孟德尔发现两大遗传规律采用了“假说--推理法”,即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演绎推理→检验推理(测交)→得出结论.
2、“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发现历程:萨顿通过类比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之后,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解答 解:(1)孟德尔总结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采用了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这种科学方法是假说--演绎法.
(2)萨顿通过类比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这种方法是类比推理.
故答案为: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
点评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索历程,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及采用的方法;识记“基因在染色体”的探索历程,明确萨顿采用的是类比推理法,摩尔根采用的是假说-演绎法.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和b可分别代表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渗透吸水能力和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 | |
B. | a和b可分别代表萌发的植物种子在出土之前鲜重和干重的变化 | |
C. | a和b可分别代表夏季晴天正午时分棉花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和ATP含量的变化 | |
D. | a和b可分别代表细胞分化程度和全能性高低的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培养基的碳源要根据培养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来确定 | |
B. | 通用培养基所含的营养成分都可以用化学方法配置 | |
C. | 选择培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要用固体培养基 | |
D. | 培养基接种后必须经过高压蒸汽灭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只有①②③ | B. | 只有①④⑤ | C. | 只有①②③⑤⑥ | D. | ①②③④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6项 | B. | 7项 | C. | 8项 | D. | 5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图中有多个突触 | |
B. | 乙图的④扩大了面积,有利于其功能的完成 | |
C. | 乙图中②③④构成突触 | |
D. | ①中物质进入③的过程属于被动转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