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研究发现,雌性哺乳动物细胞核中存在X染色体高度浓缩形成的巴氏小体,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

(1)显微镜下观察巴氏小体时,需用________染色后制片。某些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细胞核具有不同数目的巴氏小体,如XXY1个、xxx2个、xxxx3个,而XO没有巴氏小体,据此判断巴氏小体数目等于________X染色体浓缩成巴氏小体的生物学意义是维持雌性个体与雄性个体的X染色体上________量相同。

(2)为探究胚胎发育早期X染色体上Xist因的表达与x染色体失活的关系,科研人员将某种雌鼠的胚胎干细胞(PGK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分别记为(如图1),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其中上的Xist基因敲除,获得XT细胞,对PGK细胞、XT细胞及由它们分化形成的细胞许多细胞中Ee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X1

①由图2分析,大多数PGKXT细胞中的X染色体________.PGK分化细胞中E基因和e基因表达量高于80%的细胞数目接近相等,说明X染色体失活是________的。

②由图2分析,XT分化细胞中________染色体失活。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3PGK分化细胞的不同细胞中Ee基因表达的差异,是由于这些细胞的________不同。

(3)据上述实验推测,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雄性哺乳动物体细胞中Xist________ (填“会“或“不会“)转录,一般情况下,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表现型是________

【答案】碱性染料(或“龙胆紫”、“醋酸洋红”) X染色体数目-1 (表达的)基因 ①未失活 随机 Xist基因的表达会导致该基因所在的X染色体失活 ③分化程度 不会 正常或色弱

【解析】

1、染色体(染色质)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质)时常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进行染色;
2、哺乳动物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雌性哺乳动物细胞核中存在X染色体高度浓缩形成的巴氏小体的现象,由于雌性个体的一条性染色体浓缩形成巴氏小体,巴氏小体上的基因表达受限制,因此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的X染色体的基因表达的数量相同;
3、探究胚胎发育早期X染色体上 Xist基因的表达与X染色体失活的关系,实验的自变量是X染色体上是否含有Xist基因,因变量是E和e基因的表达量,根据柱形图显示的信息进行推理、判断并获取结论。

(1)由题意知,巴氏小体是X染色体高度浓缩形成的,观察染色体时常用碱性染料如“龙胆紫”、“醋酸洋红”进行染色观察;由题意知,XXY有1个、XXX有2个、XXXX有3个,而X0没有巴氏小体,因此可以推断巴氏小体数目等于X染色体数目-1;X染色体浓缩成巴氏小体使雌性生物的X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保证了与雄性个体中X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的数目相同。

(2) ①分析题图2可知,PGK和XT细胞中大多数细胞的E和e基因的表达量相同,说明大多数PGK和XT细胞中的X染色体都没有失活;PGK分化细胞中E基因和e基因表达量高于80%的细胞数目接近相等,说明X染色体失活是随机的。
②分析题图2可知,XT分化细胞中,E、e表达相同数量的细胞数目较少,e基因表达80%以上较多,E表达80%以上的细胞为0,由图可知,E位于X1上,由此可以XT分化细胞中X1失活;又由题意知,X2上的Xist基因敲除,因此说明Xist基因的表达会导致该基因所在的X染色体失活。

③PGK分化细胞的不同细胞中E、e基因表达的差异,是由于这些细胞的分化程度不同造成的。

(3)由于Xist基因的表达会导致该基因所在的X染色体失活,因此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雄性哺乳动物体细胞中 Xist基因不会表达,所以不能进行转录过程;一般情况下,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表现型是正常或色弱。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可表示如图,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间期细胞核中能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B.bc为一个细胞周期

C.bd段有染色体的出现

D.ac阶段完成后,细胞中染色体和DNA的数目都加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图①a—e过程中,代表细胞分泌Na过程的是e

B. 在图所示的结构中,主要由A物质决定着不同生物膜的功能差异

C. 与图中曲线I相符的过程是图中的过程ae

D. 在图所示的结构中,AB物质大多不是静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酒的消费量增加,解酒药物的需求随之增加。科学家发现乙醇进入猕猴机体内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对猕猴(2n=42)的代谢进行研究,缺乏酶1,喝酒脸色基本不变但易醉,称为“白脸称猴”,缺乏酶2,喝酒后乙醛积累刺激血管引起脸红,称为”红脸称猴;还有一种是号称“不醉称猴”,原因是两种酶都有。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进入机体的代谢途径,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________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从以上资料可判断猕猴的酒量大小与性别关系不大,理由是与酒精代谢有关的基因位于________(填“常”或“性”染色体上。)

2)请你设计实验,判断某“白脸猕猴”雄猴的基因型。

实验步骤:①让该“白脸猕猴”与____________,并产生多只后代。

②观察、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

I.若子代全为“红脸猕猴”,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II.若子代“红脸猕猴”:“不醉猕猴”=1:1,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III.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雄猴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3)为研究人的酶2对缓解酒精中毒的作用,科学家以小鼠为实验动物进行如下研究:

实验准备:①构建含目的基因b的表达载体,并导入酵母菌细胞

②设计特定引物分别对导入重组质粒的酵母细胞总DNA、重组质粒、未导入重组质粒的酵母细胞总DNA进行扩增,来确定阳性菌株,电泳后结果如下图(注:M表示标准参照)。图中是阳性菌株的是样本____________

③将阳性菌株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离心后取上清液提纯并鉴定发酵产物,用于动物实验。

表一小鼠醉酒实验结果

醉酒时间(min

P

模型组

38.25±21.65

服药组

65.11±32.55

0.043

[注:动物实验中以小鼠翻正反射是否消失作为醉酒的标准,据此计算醉酒时间。]

实验步骤:将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和服药组两组,各组小鼠均按16mL/Kg灌胃白酒、30min后模型组每只按20mL/kg的灌胃量灌注浓度为1%的缓冲液CMC,服药组每只____________。记录每只小鼠的________________,并计算醉酒时间。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基于以上研究,请提出一个后续可研究的方向以应用于医药行业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白鼠是常用的生物实验动物。某研究小组尝试对小白鼠消化道中的蛋白酶活性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查询资料得知,37℃时,在不同pH条件下小白鼠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的活性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在各自最适pH条件下,三种蛋白酶中,催化效率最低的是________。酶能提高催化效率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小鼠体内分别提取以上三种酶,该研究小组猜测:小白鼠体内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25~28℃之间。因此,他们设置了25℃、26℃、27℃、28℃的实验温度来探究这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三个实验组中,pH设置不同于其他两组的是________实验组。

②为了控制实验温度,将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分别置于恒温水浴锅中使其温度相同后再混合。单位时间内________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的高低。

③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据此不能确认该假设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如图所示 U 形管的左侧和右侧分别放人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麦芽糖 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图中半透膜允许单糖通过,不允许二糖通过),一段时间 后再向左、右两侧加入等量的麦芽糖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临近加酶前两侧液面相平,加酶后左侧液面上升,最终左侧液面高于右侧 液面

B.临近加酶前两侧液面相平,加酶后左侧液面先升高后降低,最终两液面 相平

C.临近加酶前右侧液面高于左侧,加酶后左侧液面上升,最终左侧液面高于右侧液面

D.临近加酶前左侧液面高于右侧,加酶后左侧液面先升高后降低,最终两液面相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两种生活状态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研究图一细胞所示的生理活动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该过程还体现了生物膜结构具有__________特点。

2)图一中明显不同于图二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它分布于_____________细胞中, 图二细胞中养料制造车间是指[ ]___________图一二中同种细胞器功能明显不同的是____________

3)若图二细胞是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______________结构中。

4)图一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若将图二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则与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填序号)。

6)图一中抗体合成后,还需经过细胞器_____(填序号)和⑦的处理,⑦主要进行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基本操作步骤。图乙是将该实验中观察到的某个细胞大小变化情况绘制成了曲线(:细胞的初始大小相对值记为1)。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实验材料最好选用______ ,图甲所示的实验只有一组,但并不违反对照原则,该对照方法是 ______

2)若甲图中的环节时间充足,则在环节中,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应处于图乙中的___(用字母表示)。图乙曲线中ab段下降和cd段上升的原因是______

3)如果图甲中所用的蔗糖溶液浓度过高,请在图乙中画出观察到的一个细胞大小变化情况。___________

4)如果用适宜浓度的 KNO3 溶液替代蔗糖溶液,则可以省略图甲中的______ (用图中序号表示)环节, 仍可看到与图乙一致的实验结果,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图1中的A代表腺苷

B.2中进行①过程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C.2中的①②若表示某种物质,则①②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叶肉细胞中,图2过程②可以发生在线粒体、叶绿体以及细胞质基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