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 | Rr | rr | |
第二年 | $\frac{4}{9}$ | $\frac{4}{9}$ | $\frac{1}{9}$ |
分析 影响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等.
在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中,如果A基因频率为p,a基因频率为q,根据遗传平衡定律,AA=p2,Aa=2pq,aa=q2.
解答 解:(1)题干中提出“种群足够大,随机交配,不考虑迁入、迁出和突变”,并且基因R(r)对植物生活力无影响,因此三年间R基因频率不变.由于三年间的基因频率不变,并且随机交配的群体RR基因型频率=R基因频率的平方,则第一年和第三年的RR个体所占的比例不变.
(2)若rr个体在花蕾期死亡,RR和Rr正常开花结实.则第二年产生的三种基因型的后代是由RR和Rr自由交配而来,根据第二年个体rr=$\frac{1}{9}$可知,第一年产生的r配子比例为$\frac{1}{3}$,则R配子比例为$\frac{2}{3}$,只有第一年RR和Rr个体的比率为1:2时才能产生这种比例的配子.第二年产生的个体中只有RR和Rr具有繁殖后代的能力,比例为1:1,则产生的R配子比例$\frac{3}{4}$,r配子比例为$\frac{1}{4}$,则第三年纯合子(RR+rr)所占比率=$\frac{3}{4}×\frac{3}{4}+\frac{1}{4}×\frac{1}{4}$=$\frac{5}{8}$.由于rr没有繁殖能力,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R基因频率将不断增加.
故答案为:
(1)不变 不变
(2)1:2 $\frac{5}{8}$ 增加 自然选择(合理给分)
点评 本题考查了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以及分离定律应用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掌握随机交配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之间的换算关系,具有一定的难度.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黄石高三上期9月月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多数鱼类的体色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经研究发现,鱼类的眼和松果体能感知光照变化而产生兴奋,当兴奋到达肾上腺时,其分泌的肾上腺素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聚集,使体色变浅;而当兴奋到达副交感神经时,其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碱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扩散,使体表颜色加深。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反射弧角度分析,眼和松果体为 ,其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的膜电位表现为 。肾上腺素能被体表黑色素细胞感知,原因是体表黑色素细胞膜上有 。
(2)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由此推测,副交感神经末梢与体表黑色素细胞接触部位类似于 (结构),此处信息传递的方向是 (填“双向”或“单向”)的。
(3)鱼体色的调节方式是 。
(4)为验证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鱼体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完善下列实验内容。
实验对象:体长约10cm左右且体色相近的同种鲫鱼若干条。
药品及用具:鱼用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鲫鱼平均分成三组,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放入三个玻璃缸中置于无光处饲养一段时间。
第二步:给甲组鲫鱼腹腔中注入2 mL乙酰胆碱,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而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作为对照。
第三步:将装有上述处理后鲫鱼的玻璃缸置于 (填“无光”或“有光”)处,约2 h后,观察比较三组鲫鱼体表颜色的变化。
预期实验结果:甲、乙、丙三组鱼的体色由浅到深依次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 | |
B. | 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 | |
C. | 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大脑皮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 | |
D. | 单侧光照→植物背光侧生长素合成增加→向光弯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时需水浴加热 | |
B. | 验证酶的专一性可选用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淀粉酶溶液和碘液 | |
C.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应设空白对照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 | |
D. | 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时,NaOH进入不同体积琼脂块的速率相同而效率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画一次 | |
B. | 色素Ⅲ、Ⅳ在石油醚中的溶解度大于Ⅰ、Ⅱ | |
C. | 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 | |
D. | 移栽幼苗在强光下光合作用强度较正常光照下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感染“诺如病毒“后会引起垂体大量合成抗利尿激素 | |
B. | 病毒的外壳蛋白作为抗原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 |
C. | 效应T细胞与“诺如病毒“结合可抑制该病毒在体内增殖 | |
D. | 患者痊愈后再次感染该病毒,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