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及实质:
1、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实质:
(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解答 解:(1)图中A和a称为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图中①和②叫做同源染色体.①号染色体和③号染色体合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2)该生物自交,因为Aa自交的后代有1AA:2Aa:1aa的基因型,3种表现型,表现型的比例为3:1,Bb自交的后代有1BB:2Bb:1bb的基因型,3种表现型,表现型的比例为3:1,所以后代有3×3=9种基因型,2×2=4种表现型,表现型的比例为(3:1)×(3:1)=9:3:3:1,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比例为($\frac{1}{16}$)×4=$\frac{1}{4}$.
(3)该生物测交,即AaBb×aabb,后代有4种表现型,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
故答案为:
(1)等位基因 分离 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2)9 4 9:3:3:1 $\frac{1}{4}$
(3)4 1:1:1:1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为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 | B. | 甲与乙、乙与丙为捕食关系 | ||
C. | 甲→乙→丙构成一条食物链 | D. | 甲与丙为竞争关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 | |
B. | 该菌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 |
C. | 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 | |
D. | 该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运输到相应部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可以在细胞内运输物质 | B. | 可以是某些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 ||
C. | 能在某些细胞内催化化学反应 | D. | 能在细胞内传递遗传信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 |
B. | 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 |
C. | 图②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 |
D. | 图中4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