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蛾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的频率会发生改变 | |
B. | 蛾与蝙蝠在进化过程中相互影响 | |
C. | 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是两个物种 | |
D. | 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
分析 生殖隔离是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材料二中“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不能自然交配”说明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产生了生殖隔离,是两个物种.
解答 解:A、蛾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的频率会发生改变,A正确;
B、蛾与蝙蝠在进化过程中相互影响,B正确;
C、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不能自然交配,为两个物种,C正确;
D、变异是不定向的,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癌细胞的特点及原因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限增殖 B.细胞膜表面缺少粘连蛋白
C.易在组织间转移 D.容易发生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目的基因在酵母菌细胞中表达出抗体 | |
B. | 目的基因的表达需要酵母菌的线粒体提供能量 | |
C. |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 | |
D. | 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酵母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食物引起味觉属于非条件反射 | |
B. | 铃声引起唾液分泌过程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 |
C. | 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 |
D. | 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将叶片中的水分消耗尽 | B. | 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尽 | ||
C. | 增加叶片的呼吸强度 | D. | 提高叶片对光的敏感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控制实验误差 | B. | 控制单一变量 | C. | 排除无关变量 | D. | 便于数据统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工种子可以完全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 | |
B. | 人工种子可以工业化生产,播种人工种子可节省大量粮食 | |
C. | 人工种子克服了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 | |
D. | 人工种子的胚乳中含有胚状体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添加农药和生长激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 | |
B. | 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 |
C. |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 |
D. |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9:3:3: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