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请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的问题:
(1)胚芽鞘尖端及细胞具有的作用是C
①进行有丝分裂    ②产生生长素    ③感受单向刺激    ④在一定外界条件下生长素可以进行横向运输
⑤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   ⑥生长素进出细胞是主动运输      ⑦生长素进行非极性运输    ⑧伸长生长
A.①②③④⑤⑦B.①②③⑤⑥⑧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⑥⑦⑧
根尖的分生区及其细胞与胚芽鞘尖端及其细胞具有相同的作用.
(2)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α).如图为实验示意图:

①α的范围为90°≥α>0°.
②在两组实验中若α相同,则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相同.
③若想在细胞水平上证明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可以取弯曲处作纵切(填“横切”或“纵切”)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两侧细胞平均长度,作出比较.
(3)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做了这样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因变量是乙烯的浓度.
②为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不含生长素的蔗糖培养液中,作为对照组.

分析 因为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所以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记录的弯曲度应如图1所示.在最适浓度之前,随浓度增加,弯曲度越大,α越小,但是超过最适浓度,促进作用越来越小,弯曲度越小,而α值越大.

解答 解:(1)胚芽鞘尖端及细胞能够进行有丝分裂,能够产生生长素,并且能够感受到单侧光的刺激,在一定外界条件下生长素可以进行横向运输,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处还能进行极性运输,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⑦生长素只能在成熟的部位进行非极性运输,⑧胚芽鞘尖端下部的伸长去进行伸长生长,故正确答案为C.
根尖的分生区及其细胞与胚芽鞘尖端及其细胞具有相同的作用.
(2)①由于琼脂块中生长素向下运输,促进去顶胚芽鞘左侧生长,使胚芽鞘向右弯曲,α 的范围为90°≥α>0°.
②由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在最适生长素浓度的两侧,存在两个促进作用相同的生长素浓度,因此在两组实验中若α相同,则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的浓度不一定相同.
③由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因此若想在细胞水平上证明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可以取弯曲处作纵切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两侧细胞平均长度,作出比较.
(3)①根据实验过程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因变量是乙烯的浓度.
②为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不含生长素的蔗糖培养液中,作为对照组.
故答案为:
(1)C     分生
(2)①90°≥α>0°.
②不一定
③纵切
(3)①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     乙烯的浓度
②不含生长素的蔗糖培养液

点评 本题结合实验过程图,考查生长素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首先要求考生识记生长素的作用,掌握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其次要求考生结合实验过程和结果,判断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高三5月冲刺卷2 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半乳糖血症是一种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疾病,下图为人体内半乳糖的主要代谢途径。当相关基因杂合时对应的酶活性约为正常人的1/2,致病基因纯合时相应酶活性显著降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乳糖血症与白化病体现的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不同

B.显微镜观察1、9、17号染色体结构可确定胎儿是否患病

C.三种致病基因不能表达是半乳糖代谢障碍的直接原因

D.葡萄糖一定会参与图中①、②、③中的某个反应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黑龙江哈六中高三下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大棚中种植的植物,其光合作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曲线图中有M、N、O、P、Q五个点,对它们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M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②若适当降低大棚温度,则N点将会向右移动 ③O点时,限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 ④P点时,若想提高作物产量可以适当补充光照,绿光灯效果最好 ⑤Q点光照强度时,适当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可以提高作物产量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反应式ATP$\stackrel{酶}{?}$ADP+Pi+能量,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物质是可逆的,能量是不可逆的
B.念珠藻细胞中该反应从右向左进行时的主要场所是的线粒体
C.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
D.叶肉细胞中该反应从右向左进行时能量只来源于光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甘蓝是我国各地的重要蔬菜之一,请分析回答以下有关甘蓝的问题.
(1)甘蓝的基生叶顶端圆形,边缘有波状锯齿,上部茎生叶长圆状卵形,两类叶片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有些甘蓝品种的叶片变为紫红色,此性状产生的根本原因最可能是基因突变.
(2)甘蓝花序的正常和异常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显性植株X自交,F1表现为约$\frac{1}{2}$的正常花序和$\frac{1}{2}$的异常花序;取F1正常花序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都是异常花序植株.由此推断花序正常时显性性状,植株X自交的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的原因是含有正常花絮(显性)基因的花粉不育,而含有异常花序(或隐性)基因的花粉可育.
(3)研究发现野生型甘蓝能产生一种抗烂根的化学物质M.现用两个无法产生M 的纯种(品系甲和品系乙)及纯种野生型甘蓝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
组别亲本组合F1F2
品系甲×野生型都能合成M只有$\frac{3}{4}$能合成M
品系乙×野生型不能合成M只有$\frac{1}{4}$能合成M
品系甲×品系乙不能合成M只有$\frac{3}{16}$能合成M
研究表明,决定M产生的基因A对a为显性;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其中一个基因的表达能抑制M的产生(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
①据以上信息判断,能够抑制M产生的基因是B(填“B”或“b”),品系甲的基因型是aabb.
②第Ⅲ组F2不能合成M的个体中,与品系乙基因型相同的占$\frac{1}{13}$.
③研究发现,抑制M 产生的基因(B或b)的表达产物会进入细胞核中,阻碍A基因表达的转录阶段,导致M物质不能合成.
(4)在群体中发现有一变异个体,其基因组成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变异能(填“能”或“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若该个体能正常繁殖,子代能正常发育,则该个体测交后代中能合成M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frac{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④的名称是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C.当DNA复制时,⑨的形成需要连接酶
D.图中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在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生物大分子.请据图分析回答:

(1)单体c的结构通式是,Y代表N元素.
(2)图中A和C是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3)导致地球上生物多种多样的直接原因是[C]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4)④反应过程为脱水缩合.若c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通过④反应过程形成2条肽链,C分子中肽键的数目为10,则经盘曲折叠构成的C相对分子质量为10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H18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HAb18对于人体肝癌的靶向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但H18杂交瘤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的凋亡现象制约着细胞的高密度培养以及生产能力的提高.通过基因工程可改造H18杂交瘤细胞的抗凋亡能力,相关研究步骤如下:
①细胞培养:将人肝癌细胞在含10%小牛血清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用胰蛋白酶处理培养液,漂洗后调整细胞悬液浓度为1×107个•mL-1
②免疫小鼠:向小鼠体内注射肝癌细胞悬液0.8mL,以后每隔2周免疫1次,共3次,最后一次免疫后3天,取脾脏制成细胞悬液备用.
③细胞融合及筛选:将脾脏细胞悬液和骨髓瘤细胞悬液在50%PEG作用下进行融合,筛选出能产生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HAb18的H18杂交瘤细胞.
④改造H18杂交瘤细胞:利用PCR技术获得小鼠的bcl-XL基因(抗凋亡基因),构建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法导入H18杂交瘤细胞,再筛选出抗凋亡能力明显提高的H18杂交瘤细胞.请分析回答:
(1)步骤①肝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小牛血清的目的是补充细胞生长所需的未知营养物质,培养液中还需加入一定量抗生素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2)步骤②中,肝癌细胞免疫小鼠需在一定时间内间隔注射3次,其目的是加强免疫,刺激小鼠机体产生更多的淋巴细胞.
(3)步骤③中,除了用50%PEG促进细胞融合外,常用的生物诱导因素是灭活的病毒.步骤④中通过脂质体法将表达载体导入H18杂交瘤细胞的原理是膜的流动性.
(4)与普通抗肝癌药物相比,用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HAb18与相应抗癌药物结合制成的“生物导弹”治疗肝癌的主要优点是能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部位,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减少用药剂量.
(5)乙醇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为了建立H18杂交瘤细胞凋亡检测模型,科研人员利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诱导H18杂交瘤细胞凋亡,其结果如图所示.抗凋亡细胞株的建立与筛选应选择的条件是510mmol/L乙醇诱导6h(或510mmol/L乙醇诱导5h~6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人体每个细胞中都存在着中间丝状蛋白质(IFs),能够避免人们出现水疱、白内障和痴呆症等疾病.研究发现,果蝇和人类存在着大量共性蛋白质,其中包括类似于上述作用的中间丝状蛋白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中间丝状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控制果蝇的中间丝状蛋白质基因与控制人类的中间丝状蛋白质基因是否一定相同?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请用箭头和相关的文字写出遗传信息从中间丝状蛋白质基因流向中间丝状蛋白质的过程:中间丝状蛋白质基因(转录)→mRNA(翻译)→中间丝状蛋白质.
(2)生物学家摩尔根在研究果蝇行为时,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突变体,利用这只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做杂交实验时,发现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且与X染色体的遗传相似.若选出F2中的红眼果蝇让其随机交配,则后代中白眼果蝇出现的概率是$\frac{1}{8}$.
(3)基因突变大多数对生物有害,甚至导致死亡.一只突变型(棒状眼)雌性果蝇与一只野生型(正常眼)雄性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注:野生型为纯合子,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XBY或XbY也可被认为是纯合子.)
①据此分析,显性性状是突变型性状(或棒状眼),出现上述比例关系的原因是该突变基因使得雄性突变个体纯合致死.
②具题判断,控制正常眼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填“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