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如下图所示(II-4、II-6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
B. 有丝分裂中期进行显微摄影可用于Ⅲ-2号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C. 双胞胎(IV-1与IV-2)同时患有甲种遗传病的概率是1/648
D. 按照乙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女孩(IV-2)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0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及其发病率的计算,要求考生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系谱图,判断出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伴Y遗传病,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
分析系谱图可知,Ⅰ-1和Ⅰ-2正常但其女儿Ⅱ-2为甲病患者,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的基因型为aa,A正确;根据题意,甲、乙两种均为单基因遗传病,说明各个体的染色体组型正常,因此有丝分裂中期进行显微摄影可用于Ⅲ-2号的染色体组型分析,B正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Ⅱ-3和Ⅱ-5的基因型及比值均为AA:Aa=1:2,而II-4、II-6均不携带致病基因(即基因型为AA),因此Ⅲ-1和Ⅲ-2的基因型及比值均为AA:Aa=2:1,双胞胎IV-1与IV-2性别不同,为异卵双胞胎,故双胞胎(IV-1与IV-2)同时患有甲种遗传病的概率是(1/3×1/3×1/4×1/2)×(1/3×1/3×1/4×1/2)=1/5184,C错误;由于系谱图中乙病仅为男性且代代相传,且II-6不携带致病基因,故乙病最可能是伴Y遗传病,患者只能是男性,因此按照乙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女孩(IV-2)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0,D正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枇杷植株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光合特征,对其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阴天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时间与气孔导度的下降时间不一致
B. 晴天时出现“午休”现象与气孔关闭引起的CO2浓度下降有关
C. 两种条件下枇杷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的早晚均与光照强度无关
D. 实验结果显示枇杷植株适合种植在光线弱的荫蔽环境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下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象①②③④的放大倍数依次增大
B.若④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图象,则观察的细胞面积是实物的600倍
C.若每次操作不调节反光镜,看到清晰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远和光圈最大的分别是①④
D.图象②到③的观察,换用高倍物镜后,需调节细准焦螺旋才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硝化细菌、破伤风芽孢杆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及功能有很大区别,但是它们( )
A. 都能进行繁殖和有氧呼吸 B. 都没有核膜和染色体
C. 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D. 都有核糖体和内质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人体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不能识别抗原的淋巴细胞是_____.
(2)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图示①②③中属于人体第三道防线的是______(填数字序号).图中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3)科学家早已认识到,研制疫苗是抗击艾滋病最有效的良方.科学家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首次注射该疫苗后,人体主要发生图示编号中_____过程.
(4)研究人员说,这种疫苗针对的是泰国流行的艾滋病,是否对美国、非洲或其它地区流行的艾滋病有效现在还不清楚.若该疫苗对其他地区流行的艾滋病没有效果,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则该免疫过程产生的物质可攻击心脏瓣膜,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的顺序是( )
① 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物镜
② 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③ 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至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
④ 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A. ②④①③ B. ④②③① C. ②③①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下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
A. 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
B. 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
C. 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
D. 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 mol·L-1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