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有关5种生物之间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烟草花叶病毒 ②酵母菌 ③硝化细菌 ④蓝藻 ⑤烟草
A.①②③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
B.②③④⑤都具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C.①和②都是原核生物
D.②③都是需氧型生物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的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真核细胞内的染色体是细胞核内DNA的唯一载体
B. 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
C. 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比值为1或2
D.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甲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体调节免疫功能的信号分子有 。科学研究表明:长期的焦虑、紧张等会导致机体T淋巴细胞活性下降,使机体不能有效地消灭感染的病毒和癌变的细胞,从而影响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另一方面,T淋巴细胞活性下降还会导致 的分泌量减少,影响了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弱。
(2)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原理如图乙,其中FasL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其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内表达,Fas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其基因可在各种细胞内表达。人们推测,精神因素引起T细胞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在T细胞分化为效应T细胞过程中 基因的表达受到了影响,从而降低了对靶细胞的识别和结合能力。当HIV刚进人体内感染T细胞时,表明其突破了人体的第 道防线,而在被HIV感染的T细胞中 基因表达增强,从而使该T细胞成为相应效应T细胞攻击的靶细胞,使人体最终丧失了几乎全部免疫力。
(3)图丙表示神经系统调节免疫反射弧中的一个突触结构。乙酰胆碱受体的离子通道既允许钠离子通过,也允许钾离子通过,当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作用于后膜受体时,则膜两侧离子移动情况是 , 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4)为研究钙离子对神经冲动的产生及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否必需,研究者做了以下两个实验:①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当兴奋传递到突触小体时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定向移动,释放神经递质;②将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的药物BAPTA注入突触小体内,同时电刺激突触前神经元,若 , 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表示细胞中ATP反应链,图中a,b,c代表酶,A.B,C代表化合物;图乙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B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C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神经细胞吸收K+时,a催化的反应加速,c催化的反应被抑制
C.研究酶活性与温度关系时,可以选择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为实验材料
D.图乙中温度为m时比n时酶活性低,此时更有利于酶的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能直观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 F1只表现为一种亲本性状 B. 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
C. 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 D. F1产生的雌雄配子比例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一中间隔以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的水槽,两侧分别加入等质量的葡萄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然后在半透膜两侧加入等质量的麦芽糖酶,在加入麦芽糖酶前后A、B两侧液面的变化是
A. 加酶前A侧上升,加酶后B侧上升
B. 加酶前A侧上升,加酶后B侧下降
C. 加酶前A、B两侧液面不变,加酶后B侧上升
D. 加酶前A、B两侧液面不变,加酶后B侧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关于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 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 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物质进出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________分子,B代表__________,该种细胞膜的结构模型被称为_______________。
(2)能代表氧气运输方式的过程是图中的编号________;代表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的编号________;d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
(3)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