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通过为反应物提供能量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B.某种酶经蛋白酶处理后活性不变,推断其组成成分中含有核糖
C.高温和低温使酶活性下降的机理是相同的
D.产生酶的过程中一定有水和ATP的生成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解答 解:A、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酶不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A错误;
B、酶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某种酶经蛋白酶处理后活性不变,可推断该酶的本质是RNA,RNA含有核糖,B正确;
C、高温使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使酶的活性下降甚至失活,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温度升高后酶的活性会恢复,低温下酶的空间结构没有被破坏,C错误;
D、酶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蛋白质或RNA产生的过程(分别为氨基酸脱水缩合、核糖核苷酸的聚合反应)中均有水的生成,而蛋白质或RNA产生的过程中均有ATP的消耗(ADP的生成),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酶的知识,考生识记酶的概念、本质和特性,明确高温和低温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为了研究两个小麦新品种P1、P2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中光照强度和CO2初始浓度必须一致
B.可用单位时间内进入叶绿体的CO2量表示净光合速率
C.每组实验应重复多次,所得数据取平均值
D.三个品种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时的温度没有显著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为高等生物细胞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组成HIV的物质与图中①(用序号表示)的相同,其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2)若该细胞是性腺细胞,则其产生的雌激素在④合成(用序号表示);若该细胞产生的酸性水解酶进入溶酶体被利用,则与其合成和运输相关的细胞器是①④⑦(用序号表示),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特点.
(3)某些亲核蛋白,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发挥作用,下列物质中,造血干细胞和神经细胞都需要运进细胞核的是BD(多选)
A、DNA聚合酶  B、RNA聚合酶  C、ATP合成酶  D、ATP分解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一种植物和一种哺乳动物细胞中某些化学元素的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如表数据,下列有关叙述准确的说(  )
元素CHONPCaS
植物43.576.2444.431.460.200.230.17
动物55.997.4614.629.333.114.670.78
A.碳元素的含量能说明有机物是动植物体内干物质质的主要成分
B.由表可知,两种生物体内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差异很大
C.测定该动物的某种小分子含C、H、O、N、S,此小分子不可能是氨基酸
D.N、S含量说明动物组织含蛋白质较多,H、O的含量说明植物体内含水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家庭制腐乳,常将豆腐块平放在铺有干净的粽叶盘内,摆好豆腐块后,豆腐上面再铺上干净的粽叶,将平盘置于15~18℃的地方,大约5d后,豆腐表面长满了白色的菌丝.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使毛霉菌丝生长旺盛,需向腐乳坯表面勤喷水
B.粽叶可以为腐乳制作提供菌种
C.将腐乳坯堆积起来会导致堆内温度升高,影响毛霉生长
D.腐乳坯若被细菌污染,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可表示多种生物学现象或过程,对此描述不准确的是(  )
A.若表示基因的表达过程,则d可发生于线粒体中
B.若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号均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递
C.若表示光合作用过程的能量转换,则c可代表糖类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D.若表示细胞免疫过程,则c不可能表示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细胞中各细胞器的形态、结构不同,在功能上也有分工.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内的中心体能进行复制
B.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也能形成囊泡来运输蛋白质
C.人体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
D.构成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因其不容易降解,会严重污染周围环境.某研究小组依照下列实验方案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SP1菌,培养基配方如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培养基的组成
培养基蛋白胨牛肉膏氯苯氯化钠硝酸铵无机盐
(无碳)
蒸馏水
Ⅰ号10g5g5mg5g--1L
Ⅱ号--50mg5g3g适量1L
Ⅲ号--20~80mg5g3g适量1L
A.高压蒸汽灭菌锅加盖时应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旋紧螺栓
B.配制Ⅰ号、Ⅱ号和Ⅲ号培养基时,都应添加不同比例的琼脂
C.从用途上看,Ⅰ号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Ⅱ号培养基是选择培养基
D.利用Ⅱ号培养基纯化SP1菌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脂肪检测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两实验中酒精的作用相同
B.质壁分离实验中,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到原生质层逐渐收缩变小
C.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入小鼠,可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得到S型活菌和R型活菌
D.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不充分,可使沉淀物中放射性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