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9 | B. | 22 | C. | 18 | D. | 16 |
分析 外界环境中的O2进入人体组织细胞参与有氧呼吸,至少需要穿过肺泡壁(2层细胞膜)、毛细血管壁(2层细胞膜)、进入红细胞膜、出红细胞膜、毛细血管壁、组织细胞膜、线粒体膜(2层膜),共11层膜.
解答 解: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上皮细胞,肺泡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中,穿过肺泡壁细胞(2层膜)、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血浆(2层)、进入红细胞(1层)、红细胞出来(1层)、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2层)、进入组织细胞(1层),进入线粒体(2层),共11层膜.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因此需要经过22层磷脂分子层.
故选:B.
点评 本题以氧气进入的途径为载体,考查了生物膜系统的相关知识,审题时明确运输到组织细胞中并被利用消耗,故需要穿过线粒体的两层膜;识记在此过程中,需要两次穿过毛细血管壁和红细胞的细胞膜,难度适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Cl- | B. | K+、Mg2+ | C. | Na+、Mg2+ | D. | K+、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 |
B. | 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 | |
C. | 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的细胞都起作用 | |
D. | 垂体通过下丘脑调控某些内分泌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尖端在光下产生某种“影响物” | B. | “影响物”有促进胚芽鞘生长的作用 | ||
C. | “影响物”分布不均造成弯曲生长 | D. | 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甲图中的纵坐标数值即为乙图中的m4 | |
B. | 甲图中b,c,d,e任意一点,乙图中都有m1=n1>0 | |
C. | 甲图中e点以后,乙图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1值太低 | |
D. | 甲图中c点时,乙图中有m1=nl=m4=n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酶和ATP的说法合理的是( )
A.浆细胞的形成过程中酶的种类和数量会不断发生变化
B.高尔基体合成细胞壁的过程不消耗ATP
C.骨骼肌细胞吸收周围组织液中氧气的过程不消耗ATP,但需要酶
D.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的ATP比不运动时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武邑中学高二下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某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第1〜5年间种群呈“J”型增长
B.第20〜30年种群增长率为0
C.到30年时种群的数量最大
D.第15〜20年间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保定一中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的这首《归园田居》中第一句隐含的种间关系及第三句反映出的生物学知识是
A.竞争关系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无影响
B.竞争关系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C.捕食关系和撤去人类活动后群落演替方向会发生变化
D.捕食关系和撤去人类活动后群落演替方向不会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