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有关细胞工程的有关问题(11分)
资料一:为了加快优良种牛的繁殖速度,科学家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据图分析回答:
37.方法Ⅰ中受精卵→胚胎和方法Ⅱ中形成重组卵所用到的细胞工程技术是分别是 、 。
38.用来促进B牛多排卵的促性腺激素是由 分泌的。分析子代牛的性别,肯定为雌性的是 牛。
39.产生F牛的理论依据是 ,其生殖方式属于 。
资料二:下列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
40.若a、b分别是基因型为Hhrr、hhRr两个烟草品种的花粉,且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由于一对隐性纯合基因(rr或hh)的作用,在光照强度大于800lx时都不能生长。要想从融合细胞的培养液中分离出基因型为HhRr的杂种细胞,较为简便的筛选方法是 。
41.若a、b表示两种植物体细胞,则由d细胞形成杂种植株的原理是 。
42.若a、b分别为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则d细胞特点是 。由d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具有 的特点(至少写出两点)。生产上一般不能通过直接培养B淋巴细胞的方法生产单克隆抗体的主要原因是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安徽省宣城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5月)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71
回答有关生物工程的问题。
小鼠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动物,如:利用小鼠制备抗X病毒单克隆抗体、利用小鼠进行DNA重组研究中导致了“基因敲除”技术的出现。
用小鼠制备抗X病毒单克隆抗体。
(1)将小鼠等分为两组,甲组定期间隔注射适量的含X病毒的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乙组注射________(作对照)。
(2)为了保存有价值的杂交瘤细胞系,通常用超低温将其冻存,请分析其原因________。
用小鼠进行DNA重组研究中形成的“基因敲除”技术,能“敲除”DNA分子上的特定基因。该技术的主要过程如下:
第一步:分离小鼠胚胎干细胞,这些细胞中含有需要改造的基因,称“靶基因”。
第二步:获取与“靶基因”同源的DNA片断,利用特定技术在该DNA片段上插入neoR基因(新霉素抗性基因)成为突变DNA(如下图),使该片段上的靶基因失活。
第三步:将插入neoR基因(新霉素抗性基因)的靶基因转移入胚胎干细胞,再通过同源互换,用失活靶基因取代两个正常靶基因中的一个,完成对胚胎干细胞的基因改造。
第四步:将第三步处理后的胚胎干细胞,转移到特定培养基中筛选培养。
其基本原理下图所示:
(3)第二步中neoR基因插入靶基因使用的工具酶是________。neoR基因不仅能使靶基因失活,还可作为________;“靶基因失活”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4)从研究者成功获得如上图所示的“敲除”一个靶基因的胚胎干细胞,到将该细胞培育成“基因敲除”小鼠,运用到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上海市长宁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生物试题 题型:071
回答有关生物工程的问题。
小鼠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动物,如:利用小鼠制备抗X病毒单克隆抗体、利用小鼠进行DNA重组研究中导致了“基因敲除”技术的出现。
用小鼠制备抗X病毒单克隆抗体。
1.将小鼠等分为两组,甲组定期间隔注射适量的含X病毒的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乙组注射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取甲组小鼠脾脏中的相应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细胞融合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特点是_________。
3.为了保存有价值的杂交瘤细胞系,通常用超低温将其冻存,请分析其原_________。
用小鼠进行DNA重组研究中形成的“基因敲除”技术,能“敲除”DNA分子上的特定基因。该技术的主要过程如下:
第一步:分离小鼠胚胎干细胞,这些细胞中含有需要改造的基因,称“靶基因”。
第二步:获取与“靶基因”同源的DNA片断,利用特定技术在该DNA片段上插入neoR基因(新霉素抗性基因)成为突变DNA(如下图),使该片段上的靶基因失活。
第三步:将插入neoR基因(新霉素抗性基因)的靶基因转移入胚胎干细胞,再通过同源互换,用失活靶基因取代两个正常靶基因中的一个,完成对胚胎干细胞的基因改造。
第四步:将第三步处理后的胚胎干细胞,转移到特定培养基中筛选培养。
其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
4.第二步中neoR基因插入靶基因使用的工具酶是_________。neoR基因不仅能使靶基因失活,还是_________;“靶基因失活”的含义是_________。
5.从研究者成功获得如上图所示的“敲除”一个靶基因的胚胎干细胞,到将该细胞培育成“基因敲除”小鼠,运用到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6.科学家可以通过“基因敲除”来研究基因的功能,4题中获得的基因敲除小鼠,能否直接用来研究基因功能并说明原因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安徽省宣城中学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回答有关生物工程的问题。(8分)
小鼠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动物,如:利用小鼠制备抗X病毒单克隆抗体、利用小鼠进行DNA重组研究中导致了“基因敲除”技术的出现。
用小鼠制备抗X病毒单克隆抗体。
(1).将小鼠等分为两组,甲组定期间隔注射适量的含X病毒的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乙组注射________________(作对照)。
(2).为了保存有价值的杂交瘤细胞系,通常用超低温将其冻存,请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用小鼠进行DNA重组研究中形成的“基因敲除”技术,能“敲除”DNA分子上的特定基因。该技术的主要过程如下:
第一步:分离小鼠胚胎干细胞,这些细胞中含有需要改造的基因,称“靶基因”。
第二步:获取与“靶基因”同源的DNA片断,利用特定技术在该DNA片段上插入neoR基因(新霉素抗性基因)成为突变DNA(如下图),使该片段上的靶基因失活。
第三步:将插入neoR基因(新霉素抗性基因)的靶基因转移入胚胎干细胞,再通过同源互换,用失活靶基因取代两个正常靶基因中的一个,完成对胚胎干细胞的基因改造。
第四步:将第三步处理后的胚胎干细胞,转移到特定培养基中筛选培养。
其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
(3).第二步中neoR基因插入靶基因使用的工具酶是 。neoR基因不仅能使靶基因失活,还可作为 ;“靶基因失活”的根本原因是 。
(4).从研究者成功获得如上图所示的“敲除”一个靶基因的胚胎干细胞,到将该细胞培育成“基因敲除”小鼠,运用到的生物技术有 、 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安徽省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回答有关生物工程的问题。(8分)
小鼠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动物,如:利用小鼠制备抗X病毒单克隆抗体、利用小鼠进行DNA重组研究中导致了“基因敲除”技术的出现。
用小鼠制备抗X病毒单克隆抗体。
(1).将小鼠等分为两组,甲组定期间隔注射适量的含X病毒的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乙组注射________________(作对照)。
(2).为了保存有价值的杂交瘤细胞系,通常用超低温将其冻存,请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用小鼠进行DNA重组研究中形成的“基因敲除”技术,能“敲除”DNA分子上的特定基因。该技术的主要过程如下:
第一步:分离小鼠胚胎干细胞,这些细胞中含有需要改造的基因,称“靶基因”。
第二步:获取与“靶基因”同源的DNA片断,利用特定技术在该DNA片段上插入neoR基因(新霉素抗性基因)成为突变DNA(如下图),使该片段上的靶基因失活。
第三步:将插入neoR基因(新霉素抗性基因)的靶基因转移入胚胎干细胞,再通过同源互换,用失活靶基因取代两个正常靶基因中的一个,完成对胚胎干细胞的基因改造。
第四步:将第三步处理后的胚胎干细胞,转移到特定培养基中筛选培养。
其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
(3).第二步中neoR基因插入靶基因使用的工具酶是 。neoR基因不仅能使靶基因失活,还可作为 ;“靶基因失活”的根本原因是 。
(4).从研究者成功获得如上图所示的“敲除”一个靶基因的胚胎干细胞,到将该细胞培育成“基因敲除”小鼠,运用到的生物技术有 、 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12分)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的问题。
(1)植物微型繁殖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范畴。培育无病毒植株时,一般选取___________部位进行组织培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技术可以保持品种的 ,繁殖种苗的速度比传统繁殖方式 。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的全部 。
(2)把试管苗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上时,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其原因是避免 ____________ 的污染。
(3)微型繁殖过程中,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单独使用可诱导试管苗____ ,而与 ____ 配比适宜时可促进芽的增殖。
(4)若番茄细胞(二倍体)内含有A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四倍体)内含有B条染色体,将番茄和马铃薯采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假设能成功),得到的后代应含__________条染色体,还必须用___________处理幼苗,才能得到可育的番茄—马铃薯植株,此时体细胞内含有_______染色体组,含_________条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