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如图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据图分析下选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两个外部因素是自然选择和地理隔离
B.丙岛上的C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B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原因是B与C之间已形成生殖隔离
C.迁到乙岛的C物种进化为D物种的原因是乙、丙两岛的环境条件不同,在长期的地理隔离下导致产生生殖隔离
D.在丙岛的C没有进化成另一物种是由于C物种的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分析 1、物种: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2、隔离: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发生自由交流的现象.常见的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3、地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起促进性状分离的作用,是生殖隔离必要的先决条件,一般形成亚种.
4、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的现象.可分为:生态隔离、季节隔离、性别隔离、行为隔离、杂种不育等.

解答 解:A、因为两物种处不同位置,变异和基因重组互不影响,A物种受自然选择和地理隔离外部因素的影响最终形成BC,A正确;
B、丙岛上的C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B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原因是B与C之间已形成生殖隔离,B正确;
C、由于乙、丙两岛的环境条件不同,所以自然选择起的作用不同,各自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长期的地理隔离使乙岛上的C种群和丙岛上的C种群的基因库差异逐渐很大,从而产生生殖隔离,形成D物种,C正确;
D、在丙岛的C没有进化成另一物种是由于没有发生自然选择,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是通过地理隔离形成新物种的过程,分析题图梳理通过地理隔离形成新物种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试题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上期末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春•涵江区期末)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1:1),则此生物( )

A.一定含有一对等位基因

B.一定不含有等位基因

C.不可能含有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

D.一定产生两种比值相等的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东营市高二上期末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1•抚顺校级一模)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是生物体遗传变异的主要方式之一,可产生新的基因

B.同源染色体指的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两条形态大小一定相同的染色体

C.基因重组仅限于真核生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

D.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四分体时期的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秋•马鞍山校级期末)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中有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此过程中会出现基因重组.这种育种方式的不足之处是育种时间长、受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限制.
(2)若经过过程②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在理论上有97株.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经过过程③,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1:1.
(3)过程⑤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得到Ab个体.
(4)过程⑦的育种方式是诱变育种,与过程⑦比较,过程④的明显优势是过程④产生的变异是定向的(或:基因工程育种转入的基因是已知的,或基因工程育种目的明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图,乙为有丝分裂各时期图象(顺序已打乱),请回答:

(1)图甲中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gn段,图乙中1的形成与高尔基体(细胞器)有关.
(2)图乙中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C→E→D→A→B→F.
(3)若甲、乙两图表示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则甲图中的2N=6.
(4)图乙中染色体数与其他各图不同的是图A,引起不同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两条染色单体变成两条染色体
(5)细胞周期分为间期和分裂期(M期)两个阶段,间期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其中S期为DNA复制期,G1期和G2期合成相应的蛋白质.
Ⅰ.若实验中统计了600个细胞,测定每个细胞的DNA含量,统计结果如图丙.处于S期的细胞是C(B、C、D),G2期和M期的细胞共有150个.
Ⅱ.若一个细胞周期总时间为20小时,处于M期的细胞数为30个,则该细胞完成分裂间期需要19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经过实验已经证实: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大,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越高.含酚酞的琼脂遇到NaOH会呈现紫色,通过测量NaOH向琼脂块内扩散的深度计算出NaOH扩散的体积,再根据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来分析得出结论.请你用琼脂块模拟细胞来设计实验,验证该结论.
(1)提供的材料和试剂:塑料刀,防护手套,毫米尺,塑料勺,烧杯,吸水纸,边长为8cm的含酚酞的琼脂正方块,质量分数为0.1的NaOH溶液.
(2)方法步骤:
①用塑料刀将含酚酞的琼脂切成边长分别为1、2、3cm的立方块.
②将3个琼脂块放在烧杯中,加入NaOH溶液,将琼脂块淹没,用塑料勺不断搅拌.,浸泡10分钟.
③戴上手套,用塑料勺将琼脂块取出,用吸水纸将溶液吸干.
④用塑料刀将琼脂块切成两半,观察并测量NaOH扩散的溶度,作记录.
⑤将测量及计算结果填入表格
琼脂的边长(cm)比值(表面积/体积)NaOH扩散深度(cm)比值(NaOH)扩散的体积/整个琼脂块体积
16Xa
23Yb
32Zc
应根据什么测量出NaOH的扩散深度?测量琼脂块上NaOH扩散的厚度,预测a、b、c大小的关系为a>b>c.
(3)分析和结论:
分析:琼脂块的体积越小,相对的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越快;反之越慢.
结论:细胞越大,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越慢.因此,生物体器官的大小取决于细胞的数量.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说明,细胞的体积不能无限增大,因为细胞过大,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效率低,不能保证细胞生命活动和能量的需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生物种群、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B.在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C.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和种群的密度也有差异
D.种群的各种特征、数量变化和群落结构,与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关系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如图示为肝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Ⅱ→Ⅰ
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细胞的癌变与①有密切的关系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
D.b过程不需要ATP,a过程未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生理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