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二氧化碳 | B. | 葡萄糖 | C. | 氨基酸 | D. | 分泌蛋白 |
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
运输方式 | 运输方向 | 是否需要载体 | 是否消耗能量 | 示例 |
自由扩散 | 高浓度到低浓度 | 否 | 否 | 水、气体、脂类(因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如甘油) |
协助扩散 | 高浓度到低浓度 | 是 | 否 |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
主动运输 | 低浓度到高浓度 | 是 | 是 | 几乎所有离子、氨基酸 |
解答 解:A、二氧化碳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属于跨膜运输,A错误;
B、葡萄糖以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属于跨膜运输,B错误;
C、氨基酸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属于跨膜运输,C错误;
D、分泌蛋白以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胞吞和胞吐不属于跨膜运输,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进出细胞的知识,要求考生能够将物质的进出分为跨膜运输和非跨膜运输,即明确胞吞和胞吐两种方式不属于跨膜运输.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成都龙泉中学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探究如何从土壤中分离自生固氮菌并计数。
实验原理:农田的表层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含量比较多。将用表层土制成的稀泥浆,接种到无氮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自生固氮菌才能生长繁殖。
材料用具:农田的表层土壤、无氮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盛9 mL无菌水的大试管若干、无菌移液管、无菌涂布器、无菌培养皿、盛90 mL无菌水的锥形瓶、酒精灯、恒温箱。
方法步骤:
(1)倒平板。分别将无氮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倒平板,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
(2)制备土壤稀释液。取土样10 g加入盛有90 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充分摇匀。用无菌移液管吸取上清液 1 mL,转至9 mL无菌水的大试管中,依次稀释到107倍稀释度。为实现无菌操作,试管口和移液管应在离火焰 cm处。
(3)涂布。按照由107~103稀释度的顺序分别吸取0.1 mL进行平板涂布,每个稀释度下,无氮培养基应至少涂布3个平板,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涂布 个平板。
(4)培养。放入恒温箱内,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培养3~4d。一般每隔24h统计一次,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 。
(5)细菌的计数。选取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如果测试的平均值为50,则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是 。(稀释度是105)
(6)预期结果。相同稀释度下,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的菌落数 (填“多于”或“少于”)无氮培养基上的数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渗透作用 | B. | 自由扩散 | C. | 被动运输 | D. | 主动运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两条染色体 | |
B. | 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一条染色体 | |
C. | 不含姐妹染色单体的一条染色体 | |
D. | 各含一条姐妹染色单体的一条染色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葡萄糖进入人体的红细胞与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不同 | |
B. | 叶肉细胞中的CO2进入叶绿体和排出细胞外的方式完全相同 | |
C. | K+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 | |
D. | 胞吐过程一定会产生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1中小鼠的表现型和比例为黄色:鼠色:黑色=1:1:1 | |
B. | 子二代小鼠中黄色鼠比例为$\frac{4}{9}$ | |
C. | 子二代中AY的基因频率是$\frac{1}{4}$ | |
D. | 子二代小鼠中基因型为Aa比例为$\frac{1}{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和②所示的过程没有相同之处 | |
B. | 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 |
C. | 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 |
D. | 腌制蜜饯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直接关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温室效应主要是异养生物①代谢产生的CO2引起的 | |
B. | 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与异养生物②的数量增加有关 | |
C. | 该生态系统中的自养生物与所有异养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 |
D. | 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方向是自养生物→异养生物①→异养生物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