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回答下列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问题:
(1)在验证还原性糖的实验中,选择甘蔗为生物材料,实验过程和方法规范,但没有观察到相应颜色的变化,原因可能是
 

(2)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到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图象后换上高倍显微镜,经调节形成清晰图象,但没有观察到中期图象,原因是
 

(3)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使用过氧化氢酶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其原因是
 

(4)用纸层分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扩散最快的一条色素带呈
 
色,该色素主要吸收
 
光,该色素分布在
 
上,在该结构上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5)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产生
 
予以确定,人类骨骼肌的无氧呼吸总反应式为
 
考点: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专题:
分析:还原糖包括:所有的单糖,二糖中的麦芽糖和乳糖.在色素的分离实验中利用了纸层析法,根据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分离色素,实验的原理是不同色素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扩散的就快,溶解度小的扩散的就慢.在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实验中,注意不能用过氧化氢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也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解答: 解:(1)甘蔗的糖分主要是蔗糖,是非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不能发生反应,不能观察到相应的颜色变化.
(2)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低倍镜视野中央部分,所以换用高倍镜前应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否则在高倍镜下不能观察到物像.
(3)由于过氧化氢的分解本身受温度影响,它在高温条件下易分解,所以不能使用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4)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利用的原理是不同色素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扩散的就快,因此在滤纸条的最上端为橙黄色的胡萝卜素,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上,色素可以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
(5)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可以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鉴定酒精的产生.人类骨骼肌的无氧呼吸是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并释放少量能量.
故答案为:
(1)甘蔗不是还原糖 
(2)换高倍镜之前,没有把物像移至视野正中央
(3)过氧化氢的分解本身受温度影响
(4)橙黄色  蓝紫光 类囊体膜  光能转化成活跃的化学能  
(5)酒精  C6H12O6 2C3H6O3+少量能量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识记、理解层次,着重考查还原糖材料的选择、显微镜的使用、色素的提取和分裂实验等以及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实验材料和实验过程分析,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某植物细胞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的[H]全部来自于线粒体基质
B、温度下降可引起过程①的反应速率下降
C、过程②中的[H]从类囊体膜移向叶绿体基质
D、停止光照,则①过程发生,②过程不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是有关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问题,请据图分析回答.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能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抗虫棉,其过程大致如图所示.
(1)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
 
.其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可遗传给下一代 并能够
 
 和发挥作用.获得cDNA片段的方法是
 

(2)上述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内使用了
 
法,先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粒的
 
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
 
上.这种导入方法首先必须用
 
处理土壤农杆菌,使土壤农杆菌转变为
 
态细胞;然后将
 
在缓冲液中混合培养完成转化过程. 目的基因在棉株体内能否成功转录,从分子水平上检测可采用的方法是
 
,其中用
 
作为探针. 如果把该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将来产生的配子中
 
(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抗病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淀粉酶催化淀粉的水解并不是一步完成的,随着水解程度的加深,反应液与碘液结合后依次会呈现蓝色、紫色、红色和黄色等颜色的逐步变化.为了探究CuSO4和NaCl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按表1所示,设置了4组实验,实验过程中的其他操作及条件都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次按表2中的时间间隔,取少量反应溶液,滴加碘液,观
察颜色变化,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请回答:
表1  实验自变量和对照组设置
试剂 试管号
1号 2号 3号 4号
唾液淀粉
酶溶液
1 mL 1mL 1 mL 1mL
蒸馏水 1 mL      
1%CuSO4   1 mL    
1%Na2SO4     1 mL  
0.3% NaCl       1 mL
3%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2mL
表2  反应结果记录
时间 试管号
1号 2号 3号 4号
0.5min时 蓝++ 蓝+++ 蓝++ 蓝++
1min时 蓝+ 蓝+++ 蓝+
2 min时 蓝+++ 红棕色
3 min时 红棕色 蓝+++ 红棕色 棕黄色
4 min时 棕黄色 蓝+++ 棕黄色 黄色
5 min时 黄色 蓝+++ 黄色 黄色
(1)为了使表1反应过程在5~10min中完成,在表1正式实验前需要进行.如果在此实验过程中,反应太快,无法观察到颜色的逐步变化,在不改变淀粉量的情况下,则需要对
 
,再重复实验,直到找到适宜的浓度.
(2)由于酶具有高效性,为了保证CuSO4和NaCl对唾液淀粉酶的作用能够明显体现出来,在反应之前,先将
 
混合后,在37℃水浴锅中保温一段时间,使它们充分作用,然后再与
 
混合进行反应.
(3)分析试管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加入0.3% NaCl溶液后,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速率加快.要判断Cu2+会使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需要对
 
试管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整个实验所用试剂都要用蒸馏水配制,而不用自来水配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
(1)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对芽生长的效应是
 

(2)某生物兴趣小组参照图开展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实验,按照如表设计浓度梯度.
单位:mol/L
组别 A B C
浓度 10-12 10-9 10-7
为了进一步精确地测定最适浓度,应当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在农业生产上萘乙酸溶液浸泡植物插条生根时,除了考虑最适浓度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有
 

(3)水平放置的根,具有向地性生长的现象,有人发现在植物根向地性弯曲部位除了生长素的分布不同外,在近地侧同时也集中了大部分的乙烯.由此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
 
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某家族白化病遗传系谱图(假设该病受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请据图回答:

(1)已知肤色正常和白化为一对相对性状.依据系谱图中白化病的遗传特点判断显隐性关系:肤色正常为
 
性性状,白化为
 
性性状.
(2)Ⅰ代中1号和2号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
 
 

(3)Ⅲ代中7号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8号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为纯合子的几率是
 

(4)Ⅲ代中7号个体与8号个体结婚后,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几率为
 
;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为
 
;若二人的第一个孩子患白化病,则第二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几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甲醛是一种来源广泛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利用微生物降解甲醛来治理甲醛污染,具有高效、环保、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下图甲为采集活性污染泥作为优良菌源,通过训话分离筛选出能以甲醛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高效降解菌的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

(1)②过程的目的是
 
,③过程获得了以甲醛为唯一碳源的细菌,所加的甲醛的作用是(至少答出两点)
 
.上述实验材料中不能进行灭菌处理的是
 
,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为
 

(2)由③→④的接种方法为平板划线法如图乙所示,此处通过接种环在无机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操作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逐步
 
到培养基的表面,通过培养能获得单个菌落.图乙表示在平板上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划线,请在图丙中画出第三次划线:华先后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时,培养皿倒置的目的是
 

(3)为了研究甲醛初始浓素对菌株降解甲醛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相应的实验,当甲醛的初始浓度小于1600mg/L,菌株都能将甲醛完全降解;当甲醛的初始浓度为1600㎎/L时,48小时后菌株对甲醛的能力很弱,甚至失去降解能力,其原因可能是
 
.为了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准确可靠,还应该设置
 
的对照实验,以排除甲醛自然挥发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若用健那绿作为染色剂,可以对A、B细胞中的
 
进行染色,使之呈现
 
色.
(2)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
 
 
,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有
 

(3)植物细胞中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结构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4)A图中含有少量DNA和RNA的细胞器是
 

(5)如果B图为大葱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6)B图细胞中没有,且与A图所示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
 

(7)若A图是昆虫的飞行肌细胞,则该细胞的细胞器中数量较多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表示果实生长发育成熟过程中的激素变化情况,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果实生长发育成熟过程中各种激素协调共同起作用
B、植物开花期间,若受粉障碍,则影响乙烯合成,果实不能发育
C、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细胞伸长,二者起协同作用
D、果实的生长与细胞分裂、细胞伸长都有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