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右图1、2、3、4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a、b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不同方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运输a的方式无法体现细胞膜选择透性,但能判断出膜外的a物质浓度高于膜内

 B.小分子物质以方式a进出细胞

 C.物质以方式b进出细胞时,3的形状可以发生改变

 D.若该细胞膜为神经细胞膜,则产生兴奋时钠离子的运输和b物质的运输一样

 

【答案】

C

【解析】从图可知,1是糖蛋白,2是磷脂双分子层,3是蛋白质分子,a是扩散,b是主动运输,Ⅰ是膜外侧,Ⅱ是膜内侧,选择透过性是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所要选择的吸收的离子小分子也可以通过,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神经递质是小分子物质是经胞吐的方式排出膜外,所以C选项正确,兴奋时钠离子以协助扩散方式到达膜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通过基因突变产生了营养缺陷型菌株,由于营养缺陷型菌株不能合成某一物质,例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的能力,所以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中生长,必须在基本培养基中补充某些物质才能生长。右图简要表明了科学研究者用紫外线处理野生型啤酒酵母菌获得其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方法。根据以上叙述,完成以下内容。

(1)啤酒酵母菌产生ATP的场所是       
(2)接种时应选其生长曲线中的哪一时期的菌株?                  
(3)紫外线的作用是                        
(4)现有5种单基因突变型大肠杆菌1、2、3、4、5,它们不能合成生长所必需的物质G。A、B、C、D、E都是合成G物质的必需中间产物,但不知这些物质合成的顺序,于是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这几种物质并分析了这几种物质对各种突变体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中“+”表示生长,“-”表示不生长):

 
突变型
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
A
B
C
D
E
G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
根据以上结果,推测几种物质合成的顺序是       
A.E→A→C→B→D→G                      B.G→D→B→C→A→E
C.A→B→C→D→E→G                      D.C→E→D→G→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上海市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2分)微生物的抗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还是与相应的环境因素有关?有人设计下列实验,以研究探讨该问题。实验选用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K12。培养基3、7、11中含有链霉素,其它培养基中不含链霉素。请据实验回答:

(1)将原始对链霉素敏感大肠杆菌K12菌种涂布在培养皿1的表面培养,接着通过右图“印章”将培养皿1中的菌群“印”在培养皿2、3上培养。“印章”位置保持不变。培养皿2、3根据其功能,分别称为       培养基、       培养基。“印章”使用前需作          处理。

(2)培养基2中的菌落是          ,培养基3中的菌落是              

(3)培养基3的A点处有菌落生长,将培养基2中相应的A点位置的菌落上挑出少量移入培养基4中。如图反复几次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解释“微生物的突变是自发的还是环境因素导致的”:      ,原因是                                          

(4)培养液4、8中的菌液越来越少,但培养皿7、11中的菌落越来越多。你的解释是:                   

(5)要分离出单个菌落,除了本实验中的涂布法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法。

(6)上述不含链霉素培养基通常使用的是                ,下表是另一种培养基配方,该培养基具有

          作用。

成分

KH2PO4

Na2 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含量

1.4g

2.1g

0.2g

10.0g

1.0g

15.0g

(7)现有5种营养缺陷型菌株1、2、3、4、5,它们不能合成生长所必需的物质G,已知A、B、C、D、E都是合成G物质的必需中间产物,但不知这些物质合成的顺序,于是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这几种物质并分析了这几种物质对各种营养缺陷型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右表所示。根据以上结果,推测这几种物质的合成顺序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甘肃省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通过基因突变产生了营养缺陷型菌株,由于营养缺陷型菌株不能合成某一物质,例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的能力,所以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中生长,必须在基本培养基中补充某些物质才能生长。右图简要表明了科学研究者用紫外线处理野生型啤酒酵母菌获得其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方法。根据以上叙述,完成以下内容。

(1)啤酒酵母菌产生ATP的场所是       

(2)接种时应选其生长曲线中的哪一时期的菌株?                   [来源:**Z*X*X*K]

(3)紫外线的作用是                        

(4)现有5种单基因突变型大肠杆菌1、2、3、4、5,它们不能合成生长所必需的物质G。A、B、C、D、E都是合成G物质的必需中间产物,但不知这些物质合成的顺序,于是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这几种物质并分析了这几种物质对各种突变体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中“+”表示生长,“-”表示不生长):

 

突变型

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

A

B

C

D

E

G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

根据以上结果,推测几种物质合成的顺序是       

A.E→A→C→B→D→G                     B.G→D→B→C→A→E

C.A→B→C→D→E→G                     D.C→E→D→G→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高三高考全真模拟卷(理综)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①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右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右侧曲线图,该图中1、2、3、4、5是五个不同阶段,其中1是极化状态,2是去极化过程,4是复极化过程。

         

②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组织液中的Na+浓度增大,会导致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Y点上移

B.2主要是由膜外Na+在短期内大量涌入膜内造成的,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入侵物种会对当地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产生灾难性影响。某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一块荒地中,对某种入侵植物和几种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

植物

年份 

A植物

B植物

C植物

D植物

E植物

2003年

10.0

3.0

0.3

3.0’

3.2

2004年

9.2

2.1

0.6

2.0

2.8

2005年

8.0

1.1

1.1

0.4

1.7

2006年

6.8

0.3

1.5

0

1.3

2007年

5.5

0.1

2.3

O

0.5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所调查的A~E五种植物中,你认为入侵物种是     ,请在右图给出的坐标中绘出该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

(2)通过调查分析知道,入侵种群在原产地时, AA个体为24%,aa个体为4%;侵入该地区后,Aa个体为48%,aa个体为16%。则与原产地相比,该物种在入侵后A基因的基因频率     (填增大、减小、不变)。

(3)在所调查的A~E五种植物中,最可能构成的种间关系是     

(4)该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学校实验田中划出了5块面积和土壤肥力都相同的区域,分别种植

了数量不等的大豆。每一区域内的植株分布是均匀的,待成熟后,统计数据如下表。

区域号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区域植株数

20

40

60

80

100

荚果数,植株数

8.3

6.8

3.9

2.7

2.1

每个荚果中种子数

6.0

5.9

6.2

5.9

6.0

 

 

① 请用生态学原理,简要解释各组大豆荚果数与植株数的比值变化的原因

                                          

②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