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 | 分布水层 | 食物 |
鲢鱼 | 上层 | 浮游植物 |
鳙鱼 | 中上层 | 浮游动物 |
草鱼 | 中下层 | 池底水草、黑麦草、人工饲料 |
鲤鱼 | 下层 | 螺螄、水底蚯蚓等 |
分析 1、估算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
2、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解答 解:(1)为了调查草鱼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工作人员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若标志物易脱落,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则估算的种群密度可能比实际数值大.四种鱼分布在不同水层,有利于充分利用食物和空间.
(2)高密度放养时,草鱼的鳃容易大量寄生小车轮虫导致烂鳃病,小车轮虫属于生态系统成分的消费者..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合理密养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草鱼塘是天然池塘经过人工改造而形成的,草鱼塘的变化属于群落演替,判断该现象属于群落演替的原因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
故答案为:
(1)大 食物(和空间)
(2)消费者 提高能量利用率,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
点评 本题结合表格考查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群落的演替和生态系统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表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形成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 |
B. | 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在拟核中 | |
C. | 麻风杆菌入侵机体引起的免疫应答是细胞免疫 | |
D. | 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因此不能发生渗透作用 | |
B. | 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自身产生的变异可来自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 |
C. | 依据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分布情况可判断细胞膜的内侧和外侧 | |
D. | 生物体所有细胞均含核糖体,核糖体是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细胞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胰腺细胞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了多种消化酶的加工和分泌 | |
B. | 食物刺激感受器引起胰液分泌的过程需要中枢神经系统参与 | |
C. | 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胰腺细胞发挥作用 | |
D. | 胰液的分泌既受到神经系统调节,又受到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