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由56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在合成过程中共脱去566个水分子,则该蛋白质的肽键数目是( )
A.564B.565
C.566D.567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人在尽力憋气后呼吸运动会加深加快,其原因是氧气浓度过低刺激了呼吸中枢
B. 胰岛素受体和溶菌酶可以在人体的同一细胞中产生
C. 皮肤中的油脂腺分泌的油脂参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
D. 酶、载体、抗体、激素、神经递质均会与相应的分子发生特异性结合,且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经研究发现,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结构,其中神经垂体无合成激素的功能。图中甲、乙表示垂体的两个部分。a~d表示物质,已知a为蛋白质类激素。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下丘脑合成后通过结构乙释放的d只作用与肾小管和集合管
B. 物质c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作用为负反馈调节
C. 若给动物饲喂含a的饲料,则c的含量将升高
D. 图中结构甲表示腺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几种细胞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器B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中
B.图中不是所有细胞器都含有磷脂
C.A与动物细胞分泌蛋白的形成有关
D.绿色植物的细胞都含有A、C、D、E、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泡菜是人们广泛喜爱的一种菜肴。但在腌制过程中,由于一些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胺类结合成亚硝胺后具有致癌作用。某校自然科学课外研究小组为探究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及其高峰出现的时期。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选1、2、3三只容积相同的泡菜坛,分别加入等量的新鲜蔬菜;②再在坛中加满经煮沸后冷却的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③封坛前分别测量各坛中溶液的亚硝酸盐含量;④封坛,并置于15~20 ℃环境中;⑤以后每隔4天测量一次,直至泡菜能够食用为止,周期约为16天。所得数据如下表所列:
亚硝酸盐含量(mg/kg) | 封坛前 | 第4天 | 第8天 | 第12天 | 第16天 |
1号坛 | 0.15 | 0.6 | 0.2 | 0.1 | 0.1 |
2号坛 | 0.15 | 0.2 | 0.1 | 0.05 | 0.05 |
3号坛 | 0.15 | 0.7 | 0.6 | 0.2 | 0.2 |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项研究中,要同时取同样处理的3只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3只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举出一种即可)。
(3)试在下图中以坐标曲线表示上述实验结果,并根据曲线得出合理结论。
___________
根据曲线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DNA 是控制遗传性状的主要物质,在绿色植物的根尖细胞内,它分布在( )
A.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B.细胞核、内质网
C.细胞核、细胞质基质D.细胞核、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e激素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⑥图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骨骼肌均为效应器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④⑤⑥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