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是某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进行有丝分裂的是
 

(2)②图所进行的分裂方式及所处分裂时期是
 

(3)处于④图分裂时期的细胞的名称是
 

(4)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
(5)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具有染色单体的是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专题:
分析:分析题图: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③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答: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①③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
(2)图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3)图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其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4)图②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该生物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2对同源染色体.
(5)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①②③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从间期复制后出现到着丝点分裂后消失,因此图中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有②③.
故答案为:
(1)①③
(2)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3)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4)2 
(5)①②③②③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再结合图中信息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正确的制片流程是(  )
A、染色→解离→漂洗→制片
B、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C、染色→漂洗→解离→制片
D、漂洗→解离→染色→制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制片流程是(  )
A、染色→解离→漂洗→制片
B、漂洗→解离→染色→制片
C、染色→漂洗→解离→制片
D、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运动神经中枢中的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或死亡会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生,多巴胺含量可以指示多巴胺神经元细胞的损伤或死亡程度.研究者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机体免疫有关,并进行了实验探究.
(1)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免疫应答)包括
 
和体液免疫.后者主要是通过
 
分泌抗体而发挥免疫功能.
(2)研究发现,效应T细胞表面的CD8受体与其发挥正常免疫功能有关,MPTP可诱导正常小鼠产生帕金森病.给正常小鼠和CD8基因敲除小鼠注射MPTP或生理盐水10天后,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神经元多巴胺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可知,注射MPTP可导致CD8基因敲除小鼠和正常小鼠的多巴胺含量
 
,推测MPTP可能导致多巴胺神经元细胞
 
.与正常小鼠多巴胺的含量变化相比较,CD8基因敲除小鼠多巴胺含量变化是
 
,据此推测
 

(3)有人假设,帕金森病患者体液免疫产生的自身抗体(针对机体自身蛋白质的抗体)也可能导致帕金森病加重.为此,研究者进行了如下体外实验.
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血清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血清
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①+②
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③+④
注:“+”表示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表示不出现抗原抗体反应.
依据实验结果可知,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
 
(“发生了”或“没有发生”)改变,注射MPTP可使正常小鼠产生
 
的抗体,由此推测,帕金森病小鼠的抗体
 
(填“会”或“不会”)导致帕金森病加重.
(4)依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中,与帕金森病最相似的是
 

a.花粉过敏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先天性免疫缺陷  d.艾滋病
(5)综合上述结果分析,帕金森病患者的免疫应答可能导致反射弧结构中的
 
受到一定程度破坏,导致病人出现运动障碍等症状,这说明帕金森病与
 
调节有关.
(6)有人假设,帕金森病患者体液免疫产生的自身抗体(针对自身蛋白质的抗体)也可能导致帕金森病加重.为此,研究者进行了如下体外实验.
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血清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血清
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
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
若①~④出现的实验结果依次是
 
(用“+”表示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表示不出现抗原抗体反应),则说明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没有发生改变,且注射MPTP可使正常小鼠产生自身抗体.分析帕金森病小鼠的抗体导致帕金森病加重的可能原因是
 
.这种由于免疫系统自我攻击引起的疾病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实验观察对象染色剂实验结果
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苏丹Ⅲ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分布吡罗红
甲基绿
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大于染成红色的面积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健那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龙胆紫间期细胞不着色,分裂期细胞染色体着色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
 
(实验序号).
(2)实验②和实验④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其中,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
 
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实验④用盐酸与酒精混合,对材料进行解离.在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
 

(3)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关.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反应,该反应变化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图2).前者指效应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1)人体内的效应T细胞来自
 
的增殖、分化.
(2)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效应T细胞产生并以
 
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流入/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
(3)图2中的FasL又称死亡因子,Fas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它们都是由细胞合成并定位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Fas和FasL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控制合成Fas和FasL的基因
 
 (是/否)共存于一个细胞中.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够调节Fas和FasL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使自己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此时,肿瘤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是
 
.(升高/不变/降低)
(4)免疫排斥是器官移植的一个主要障碍.目前,应对排斥的做法主要是使用一些免疫抑制剂.请根据Fas和FasL的相互关系,提供一种解决免疫排斥的思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近期统计数据显示,癌症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请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
细胞类型增殖代表
正常体细胞50-60
癌细胞无限
体外分别培养某种癌细胞和正常体细胞,图中代表癌细胞生长曲线的是
 
.在体内,癌细胞可能侵袭周围正常组织,说明癌细胞具有
 
的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与变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为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子代的性状分离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型
D、用二倍体植物的花药离体培养,能得到叶片和果实较小的单倍体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