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与细胞膜通透性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加速甲基绿进入活细胞
B. 细胞衰老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物质运输功能增强
C. 高渗溶液中细胞膜通透性不变,水分子跨膜运输速率加快
D. 神经纤维兴奋后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减小,恢复静息电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濮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A卷)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伤,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从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
A.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C.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D.可以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发生突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二(普通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A.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B.某森林每平方千米范围内猞猁的数量
C.某湖泊一年中鲫鱼新增加的个体数
D.一亩水稻的年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二(普通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果一个人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
A.10千克 B.28千克
C.100千克 D.280千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四川省广安、遂宁、内江、眉山四市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859年一位英国人来到澳大利亚定居,他带来了24只欧洲兔。下图为100多年来澳大利亚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欧洲兔对当地动物袋鼠的影响,以及人们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后二者的数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年之前,欧洲兔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类型近似于________型,出现这种增长的原因包括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_________等。若不对欧洲兔加以防治,就可能导致该草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
(2)已知狐狸和欧洲兔之间是捕食关系,据图分析推测,狐狸和袋鼠之间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引入黏液瘤病毒后,欧洲兔的数量得到很好的控制,但d年后,欧洲兔种群数量开始回升,此时欧洲兔的种群基因库与b年前相比,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安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口嚼酒”因日本著名动画电影导演新海诚的新作《你的名字》而引起人们的关注。世界上有些地方很就有口嚼酒的记载。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口嚼酒的做法是:首先需要将米煮熟,然后放入口中咀嚼—段时间,直至米粒变为糊状,再将其吐入特制容器中,令其发酵,经过几天便成为甜酸味的酒。上述的制作过程中,“咀嚼”可能具有两个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参与口嚼酒形成初期的微生物主要是来自空气中的__________,末期形成酸味,可能是因为密封不严,产生了__________等物质。
(2)口嚼酒是一种自酿酒,不仅品质不高,而且卫生条件难以把握,会有杂菌滋生的危险。某生物兴趣小组想探究口嚼酒制作过程中会滋生哪些微生物,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制作口嚼酒。
②制作培养基:计算→称量→溶化→__________→倒平板。
③接种:每天同一时间将口嚼酒液体摇匀后按照图1和图2的方法进行操作,该方法是________。并在每天接种的培养皿上注明培养日期,最后将所有培养基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
④经过一段适宜时间后,观察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数和菌落的形态,并进行品种鉴定。图3是三个不同时间获得的培养基,其时间先后为________(填字母)。
上述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但是还需要设置一个空白对照,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成员在实验后期看到培养基上长满了许多杂菌菌落,若他们采用图4的方法对杂菌中的母的菌进行纯化,则在________(填数字)区最可能获得纯净的母的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安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美国科学院院报》在7月21曰发表了颠覆累积突变导致癌症的观点。一些癌细胞能在缺氧环境下占生存优势,而在健康富氧组织中,癌细胞会因没有竞争优势而被淘汰或抑制,即癌症是进化的产物而非突变而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传统观点认为癌细胞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产生的
B. 按此新观点,癌症的治疗和药物设计应保证癌变组织缺氧
C. 癌细胞能在缺氧环境下存活符合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选择学说
D. 在长期吸烟或压力环境下,癌细胞也可占生存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6年初,中央电视台“手艺”栏目播放了《臭味相投》,介绍了腐乳的手工制作和王致和厂工业化生产流程,传播了腐乳制作展示的同时,发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分析下列有关腐乳制作的问题:
(1)腐乳制作过程用到的主要微生物是______________,该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_______________。
(2)加盐腌制过程中,离瓶口越近的,加盐量越多,原因__________________。和腐乳风味关系最密切的配料是______________,其中加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乳腐外部致密的一层皮是_______________,而果酒变酸后表面一层菌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红桥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进行豌豆子叶黄色(YY)与绿色(yy)杂交实脸时,将得到的子一代(F1)自交,下图是F1自交分析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F1产生Y、y两种雌配子且比例为1:1 B. ①和②基因型相同
C. ③的基因型与F1相同 D. ①、②和③都是黄色子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